加強公務員誠信教育,增進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度,拉近與群眾的距離,鄭州市公務員局出臺公務員誠信量化考核標準。按條加分、扣分,與考核、獎懲、晉級等掛鉤。(鄭州晚報8月25日)
據消息稱,鄭州市公務員誠信教育,包括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個人品德等4個方面,還將加分項和扣分項進行了細化,涉及到酗酒、戀愛關系不正當等多個領域,同時建立誠信檔案,監督記錄公務員的失信行為。
古人云: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政無信不威。如今眾多危及黨群、干群關系的社會現象,大多是由于政府行為失之常態、干部作風不良而導致。貪腐、濫用職權、包養等一些不良詞語也依稀成為我們干部扯不掉的“標簽”,甚至出現昨日還在主席臺前大肆宣講如何進行黨風廉政建設,今日便被紀檢部門帶走調查的現象。這些都充分表明了不正之風已經嚴重地敗壞了黨和政府在群眾眼中的形象。干群干系的惡化,政府公信力的降低與之也存在不小的干系。
在這種情況下,鄭州市出臺“公務員誠信量化考核標準”建立誠信檔案,這不僅是“修身齊家平天下”思想在現代社會的體現,也是要求公務員“先做人,再為官”的考核標準。在對公務員誠信教育,并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不僅可以對公務員手中的權力使用情況進行相應的監督,也可以對權力使用祈禱“防微杜漸”的作用。
現目前文件是出臺了,但更要當地政府嚴格依據文件操作。一方面是將公務員誠信表現寫進檔案里,讓誠信檔案里言之有物,沒有模棱兩可的廢話,進而使公務員的誠信行為和公務員的考核、獎懲、晉級等掛鉤,切實形成完善的公務員監督機制;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好公務員誠信檔案查詢平臺,讓誠信檔案“可視化”,面向群眾,面向社會,讓公務員的誠信污點無處可逃。
誠信是文明社會道德和法律的根基,黨的十八大對誠信建設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只要讓公務員的誠信不再是可有可無,而是與自身命運息息相關,那么就有利于讓公務員“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于律己”, 有利于拉近干群關系,有利于提升在群眾眼中形象。(文/揚子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