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麟:踐行群眾路線,要把群眾的小事辦妥辦實
一個標(biāo)準(zhǔn)籃球場、兩塊羽毛球場、兩張室外乒乓球臺,赤水市體育館外新建的室外塑膠活動場地,全天免費向市民開放,打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跳廣場舞,來場地健身、娛樂的市民絡(luò)繹不絕。不僅是這里,在城區(qū)廣場、在河濱大道、在居民小區(qū)、甚至一些村組的聚居點,赤水文體廣電旅游局和市體育中心多方籌措資金,打造了多個設(shè)施完善的活動場地,讓越來越多的群眾投入全民健身。(新浪網(wǎng)8月6日)
一些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涉及很多群眾的切身利益,而這些小事很容易被忽視,進而損害到群眾利益。自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赤水市從關(guān)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小事抓起,把一件件小事辦妥辦實,切實為群眾解決了困難,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贏得了群眾的認(rèn)可。
踐行群眾路線無小事,是因為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指出“要得到群眾的擁護,就得關(guān)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無小事”,就是要求把老百姓身邊的小事做好,解決事關(guān)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這是踐行群眾路線的最好注解。
不可否任的是,我們生活中有這樣一些干部,根本不屑于為老百姓辦小事,如道路顛簸不平,下水道堵塞、小孩上幼兒園等這類事,根本就看不到政績,不愿意為之。他們熱衷的是辦跟自己利益有關(guān)的“大事”,更有甚者,有的人打著為百姓辦實事的幌子,大搞一些專為彰顯自身“政績”的轟轟烈烈的“大工程”,至于老百姓的事情,再急、再大,都可以一拖再拖,直至丟到腦后不管。
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宗旨決定了百姓的事沒有小事。民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老百姓需要辦的事情也許很小、很具體,但這恰恰是群眾最需要辦好的事,如果不辦或辦不好,那就不是具體的一兩件事情,而必然會影響到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如果我們對群眾反映的這些小事只是記在本子上、說在嘴上,不是鋪下身子抓這些小問題的解決,時間長了小問題就會積累成大矛盾,就會嚴(yán)重影響我們的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威信,從大處說就會影響黨和政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從這種意義上說,老百姓身邊無小事,管不好小事,就管不好大事,就踐行不好群眾路線。
總書記指出:“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這是對踐行群眾路線的起碼要求。踐行群眾路線的根本就在于服務(wù)人民群眾,踐行群眾路線需要切切實實從小事做起,需要為解決好老百姓的小事舍得花力氣,敢于下功夫,善做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