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很多投資者會歡迎這樣的局面——經濟成長所帶來的收益是實實在在的,任憑政治何種走向。我相信這也是大多數中國百姓相同的選擇,只不過,人們很少同時顧及到,這樣的現實選擇有多大的可能性會在長期的道路選擇前終結。大部分時間里,人們把有關長遠的事情交給政治家、社會精英和具有遠見的領導人,但是,歷史也總是會捉弄那些沉默的大眾,那些讓自己滿足的現實收益以及處于領導地位的政治人物剛好制造了歷史性災難。
基于謹慎,我愿意提醒投資者對看上去相當不錯的經濟政策保持戒心。好的政策可以幫助經濟重新回到成長之中,但讓中國面臨危機的問題卻并不是“只要經濟好,一切就都好”那么簡單。特別是政治前景正處于一個十分微妙的關頭,到目前為止,有的領導人還是讓我心中存有謎團,這些謎團不但增加了他們的神秘,也增加了我對未來的擔憂。
在政府簡政放權的背景下,意識形態部門卻越來越強勢,網絡管理越發收緊,在傳媒、文化作品方面的限制大力度增加,這讓本來具有廣闊前景的產業越發變得不確定起來。在要求世界給予我們多樣性理解的同時,我們卻抵制了大部分西方價值觀,留給我們自己的到底是哪一片精神領地?最后,當然就是反腐敗運動之后的政治安排——政改被更加強勢的法治替代。所有這些,如果伴之以階段性的經濟繁榮,“盛世”將難以避免。面對這番“盛世”前景,老百姓如果只能有一些經濟利益所獲,是不是太少了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