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觸電”勢在必行
奢侈品觸電是老生常談了,誰都能看到未來線上渠道將會成為奢侈品電商的主要銷售途徑。自2008年起步的奢侈品電商,經歷了這幾年年的大躍進時代后取得了快速的增長。速途研究院今年8月份出了一期國內的奢侈品電商報告,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奢侈品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為28.6億元,但到了2012年達到了170億元,2013年增長依然非常迅速。而同時中國奢侈品的在線銷售規模僅占到其整體銷售額不到5%。這一個個數字無疑是對前景廣闊概念最有力的證明。
與此對照的是,國外奢侈品機構逐漸關注中國奢侈品的巨大潛在市場,并紛紛在中國開設網上專賣店進行布局。2010年,意大利時尚品網站拉斐爾在線和福喜利通過支付寶曲線入華;同年9月,著名時尚品牌的全球官方網絡零售伙伴YOOX進軍中國;奢侈品集團歷峰旗下的網絡專賣店Net-a-Porter也于2012年3月進入中國。此外,路易威登、古馳及卡地亞等品牌已在中國開設官方網站。
制約奢侈品“電商”發展的幾大問題
①貨源:盡管中國奢侈品消費需求旺盛,很多國外奢侈品品牌業已進駐中國,但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不希望自身品牌與一些低成本賣家的商品競爭,從而讓大眾對“奢侈品概念”產生模糊感。另外一方面,他們不希望電商渠道威脅到自身的價格體系。
這種情況導致中國大部分的奢侈品銷售網站都屬于“違規銷售”,并沒有真正得到品牌方的授權。當當網“天梭表風波”、聚美優品被指90%假貨都曾引起軒然大波,網易和新浪的奢侈品電商頻道也因此關閉。
②稅率:在中國買奢侈品要比大部分國家貴一大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國稅率過高。比如國內買一個2萬元的包,英國可能只要1萬4千元,剩下的6千塊元就能買往返的機票了,那消費者都寧愿跑英國去買了.
業內普遍認為,奢侈品差價源于高額的稅費,那么是不是只要降稅,中國游客就不會瘋狂在海外購物了呢.但在中國無論降稅與否,奢侈品還是會維持高價位。根據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還是應該鼓勵理性消費,而不是通過降低稅費,讓國內刮起購買奢侈品的風暴。
③營銷:營銷是奢侈品電商運營成功與否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而從去年以來,很多一線的奢侈品網站之所以衰落甚至倒閉,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營銷成本的把控上出了問題,大把大把的錢都花在了網絡營銷上面,但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