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能夠自我掌控的生活”“可以長長地舒口氣了”“我沒有另一個青春洋溢的十年用來試水”……日前,浙江平陽縣副縣長周慧、北京基層法官張偉,雙雙在臨近不惑之年時主動辭去公職。他們“毅然轉(zhuǎn)身”的背影漸行漸遠,但余波卻仍在輿論場中泛起漣漪。(7月21日人民日報)
前有副鎮(zhèn)長趙光華辭職,今有副縣長周慧、基層法官張偉辭職。在商場,辭職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何在政界辭職,會引發(fā)輿論的熱評。
其實,人們更多是議論他們的公職身份。“公務員”“鐵飯碗”等字眼仍然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如公務員熱潮依然未過,大學生畢業(yè)出來依然會想到考公務員。如有幾個人會忍心丟掉鐵飯碗等思想。因此,他們對于公務員的辭職更多的是不理解。猶如圍城一般,我在圍城外面想進去,你卻在圍城里邊想出來。其實,公務員辭職正說明公務員制度越來越完善。
一是實行合理的進出機制。國家統(tǒng)一招考公務員,是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公開選拔、公開錄用擇優(yōu)錄取。已經(jīng)成為國家公務人員的人也可以通過正常的渠道,通過合理合法的程序辭職,選擇其他職業(yè)。正好說明的公務員管理實行嚴格、合理的進出機制。
二是實行嚴格審查機制。公務員辭職需要進行審查,說明緣由,特別是領導干部辭職,更是需要嚴格的經(jīng)濟責任等審計,在確定確無經(jīng)濟等問題時方能批準離職。
三是糾正社會輿論對公務員油水多的不良導向。如今,仍然有不少百姓對公務員群體諸多的不理解,認為公務員隊伍不廉潔、公務員職業(yè)油水多等社會不良輿論。在公務員隊伍里,或者存在個別的貪官,但是不能否認絕大多數(shù)公務員的清正廉潔,也不能否認公務員隊伍的總體素質(zhì)。如果都認為公務員貪污腐化,又怎么會有人離開公務員隊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