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則高校男女生合住的通知擾得很多網友“心神不寧”。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版本到湖南工業大學版本,內容大同小異的“通知”在微博流傳。目前,包括上述兩家在內的多個高校已澄清相關通知不實,但冠以東南西北各地高校的演繹版本依然在輪番出現。尚無法確定“通知”的最初來源,但南都記者查詢發現,類似“通知”早在幾年前就已出現,讓眾多高校不斷“躺槍”。(2014年7月21日,南方都市報)
論年齡來說,高校男女生大都臨近或者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高校有著各種理想的氛圍來培育出純潔美好的愛情。雖然過于理想化,但是能有這樣一段經歷,也可以說是青春無悔。
男女生同住宿舍,不必大驚小怪。即使高校不出臺相關規定,高校男女生同居的現象也是客觀且普遍存在的。既然存在,就要正視這一現象,妥善解決這一問題。不少校園情侶在校園外面租房,其弊端顯而易見。一是成本高,二是不利學生管理,三是易出現安全問題。
高校男女生同住一間宿舍,對于解決這些學生情侶的問題是有益的。而且,國外早已率先推出此類嘗試。比如2008年4月,就有國內媒體援引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的消息,稱賓夕法尼亞大學、斯基德莫爾和伊薩卡學院以及俄勒岡州立大學已允許不同性別的學生成為室友。
但是,這一政策卻存在諸多的執行性缺陷。尤為顯著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來界定大學生的情侶身份。萬一這些大學生只是隨便玩玩而已,這樣的宿舍則助長了大學生輕浮的愛情觀。
筆者認為,目前國內在對待高校男女生同居這一問題上,也不是不可為之,但必須要謹慎的進行,逐步探索完善。
首先是要加強對于男女同居宿舍的管理。特別是在宿舍的申請這一問題上,就必須要對申請的學生做出認真審查,并且要讓家長知道這個事情,征得家長同意。學校和家長要加強合作,對申請人加強日常管理。
其次,要加強對于大學生愛情觀的教育。引導他們樹立一種負責任的、長遠的、理性的愛情觀,不要把愛情當做打發無聊的一種工具,而要本著對自己前途負責,對他人負責的態度,不要輕易說愛,如果愛,請深愛。
作者:郭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