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審計署披露,曾經備受關注的吉林省舒蘭市“最美最狠強拆女市長”韓迎新一案事發,最先是由審計人員在跟蹤審計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時發現線索并鎖定證據,目前該案已移交司法機關辦理,正在進一步偵查過程中。(7月20日 現代快報)
吉林省舒蘭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長韓迎新曾說過“我不懂拆遷法,不按拆遷法辦”“我有尚方寶劍!你們隨便告,我不怕”等言論。她落馬后,背后的真相逐一暴露在公眾眼前,大家恍然大悟,原來這位叫囂著不懂法、不怕法辦的女副市長,被金錢蒙蔽了心眼,出賣了自己的靈魂。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國家為解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而實行的一項惠民工程??此七@塊蛋糕利潤薄,但其資金有保障,利潤穩定,仍然讓眾多房地產開發商趨之若鶩。顯然,韓迎新認識到了這點,為了達到自己的斂財的目的,勾結開發商,圍標串標,把安居工程變成了自己的搖錢樹。幸好審計部門在審計時及時發現了問題,揪出了蛀蟲,讓人們看到了其不為人知的一面。原來其強勢叫囂是有目的的。
女副市長落馬,帶給我們的警示和反思不可小視。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招投標體制還是有問題。也許最開始實行招投標時,杜絕了一些違紀違法行為,但隨著大家對招投標政策的熟悉,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圍標,串標等行為逐漸發生,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成為現實版。另一方面說明我們對于權力的監督還是不到位。制度可能出臺了不少,那到底誰對類似女副市長這些分管部門多,資金支配權力大的官員進行監督呢?往往還是一個難題。畢竟內部監督缺乏,老好人多;而外部監督更是無法實現,隔行如隔山的道理都懂,即使感覺有問題,當事者隨便找個借口打發局外人顯然不是大問題。自然,出問題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