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熱淚盈眶,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格外振奮,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持久難忘。是什么力量,是什么精神,讓一群普通鐵路人熱心服務旅客,為旅客做好事、善事,解決旅客出行中的難題,讓旅客感受到家的溫馨、親人般的溫暖?7月份以來,武鐵電視臺、武漢鐵道報等通過多種形式,報道了從祖國的四面八方的旅客,通過武漢鐵路局局長、書記電子郵箱用感謝信的方式給出了最響亮的答案。
在六月份局長、書記電子郵箱中,旅客對表達鐵路職工的感謝信高達20余封,在這些感謝信中,既有丟包的旅客、也有幫助病人旅客的;既有幫外國朋友找人的、也有幫旅客找回身份證、合同的,還有解決旅客的難題的……,這些旅客出行中所遇到的難題、小事看起來很小,甚至是微不足道,但是對于出行中的旅客來說,就是幫助廣大旅客在出行所解決的大事情。
這些鐵路職工所做好事、小事、不起眼的事,咨詢解答難題、拾金不昧的故事,盡管在不同的車站、不同的部門、不同的車次、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工作人員,但是他們的思想是統一的,服務方式是一致的,心靈是美好的,都是“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的服務理念,大力倡導社會美德,推行拾金不昧的社會好風尚,大力開展讓“人民滿意”工作,從而換來了眾多旅客的滿意。
通過感謝信點滴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了鐵路服務人性之美,感受到社會正能量。這種力量、精神和感動,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大的感召力,鐵路新時期精神的具體體現。鐵路人在為旅客服務的工作當中,所做的一件件小事,看起來很不起眼,卻給廣大旅客、這個社會帶來無窮的正能量。他們不僅樹立了企業良好的對外形像,也展示了鐵路之美,綻放出最美的花朵,在千里鐵道線上處處開放。他們用實際行動闡釋和體現了新時代鐵路精神做好事、做善事,樂意幫助他人,解決旅客的困難,真心真意待旅客如親人,往往就在那一瞬間,但卻需要長期的修養和積淀。這些普通的鐵路人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感動了旅客,也感動了全社會。這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大感召力,是人民鐵路為人民過程中最需要的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其實,在千里鐵道線上,有許許多多鐵路人,為了讓旅客安全、方便、溫馨出行,他們日夜堅守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個崗位上,每天像這樣做好事不留名的感人情景不斷上演,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服務人民群眾的一個群體,書寫了無私奉獻、友愛互助、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的幸福夢想。
作者:周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