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干部駐村幫扶工作全面啟動。記者7月17日從省扶貧移民局獲悉,《四川省干部駐村幫扶工作方案》日前由省直機關工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方案》明確,駐村工作組對貧困村分期分批次實現全覆蓋,為精準扶貧建好“滴灌管道”。(四川日報)
此次《方案》的提出,正如老子所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只有這樣才能讓百姓看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踐行群眾路線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話。要做好農村工作,必須與群眾打成一片、抱成一團。必須把好態度關,駐村干部不能擺架子,不能讓“領導架子”成為與農民間的的障礙,一定要做到有“三心”即愛心、誠心、耐心。
駐村干部就像是一支潤滑劑,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干部隊伍不團結,就沒有凝聚力,就發動不了群眾,就干不成工作。搞好干部隊伍的團結,關鍵在于制度的落實,干部各司其職,民主決策,按原則辦事,自然消除了工作上的不必要沖突。在農村特別是低保戶、五保戶、孤寡老人、孤兒等貧困弱勢群體比較多。要想方設法幫助發展生產,積極開展貧困生、貧困戶結對幫扶等工作,讓他們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所以駐村干部要懷有愛民之心,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難,搞好調查研究,是做好駐村工作的基礎;為群眾辦好事實事,是打開駐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好村級班子及自身建設,是完成駐村工作任務的重要保證。
此次駐村幫扶實現全覆蓋,精準扶貧變過去“漫灌”為“滴灌”,而搞好干部駐村幫扶就是鋪設好“滴灌管道”。做“貼心”干部,與群眾掏心窩交流,問民生訴求,尋發展良策,成為切實踐行群眾路線的有效載體。“將心比心”才能夠心心相印,“以心換心”才能夠以真心換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