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到今天,應該說亮點紛呈、成績斐然,黨群、干群關系較之前有了顯著改善。尤其于黨員領導干部方面,“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人本意識、執政理念與服務情懷已經深入腦海、銘刻于心,并見之于行動。在“轉學風、查不足、改作風、解民難”四根“弦”上下功夫,凝心聚力,奏響“四音”,將教育實踐活動不斷向深入推進。
重學風培育,奏響思想教育“學習音”。領導率先垂范,采取集中學習、自學、實地參觀、座談交流等方式,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的群眾路線相關資料,收看《焦裕祿》、《蘭輝》、《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等專題片;熟練掌握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實學真懂、活學活用。
問“診”于百姓,奏響查擺問題“高強音”。領導干部手持“三聯單”走村入戶開展深度“大走訪”活動;聚焦“四風”,對鏡找“茬”,傾聽各層“異音”,查擺問題,做到邊學邊改,即知即改。并按立行立改、建章立制、按類歸檔,明確責任人及責任時限。
建設新作風,奏響正本清源“最高音”。以落實“六項行動”為內容,開展“四風”整治行動,即:機關作風整治、文風會風整治、經濟環境優化、企業服務、重點項目跟蹤服務、信訪積案化解,有效促進了鎮村領導干部的作風轉變,真正做到了正本清源,取信于民。
問民解民憂,奏響為民務實“好聲音”。堅持開門納諫,通過在設立教育實踐活動信箱,讓群眾“揭短”,進一步找準找實突出問題。建立網格收集民意平臺,主動收集村情民意,發現報告問題,形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暢通傳導處理系統。堅持廣征意見,實施“開放式黨委會”制度,讓群眾參與到重大項目建設、社會治安、生態環境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項的決策上來,廣泛吸納民智。
訪民知民情,奏響解難幫扶“暖心音”。以發展穩定為每周必訪主題,不搞庸俗化、不擺架子、不走過場,重點解決6大問題,即群眾生活生產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群眾在法律、政策上不了解、不理解的問題;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在城鎮建設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村兩委組織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信訪積案、難案解決過程中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