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右玉縣要求全縣各級領導干部人手配備一本“民情日記”,其中,鄉鎮和村、社區黨員干部每人每周、縣直機關干部每人每月必須記錄1篇以上的民情日記。據了解,自該項活動開展以來,各級黨員干部入戶走訪群眾1740人次,書寫民情日記3700多篇,征求黨員群眾的各類意見和建議930多條,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近240件。(7月15日 新華網)
讓黨員真正沉到一線,解決老百姓身邊的小事、關心的實事,是轉變作風實實在在的體現。人民群眾是施政的基礎,政令得失反映最真實,唯問計于民,方得科學決策,問需于民,方知百姓冷暖。開展群眾工作中,要心懷真情、帶著責任,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
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主動深入鄉鎮、村組和群眾當中,了解民情。走訪人員與群眾直接交流,獲得了最真實、最直觀的民情和民意,將其記錄在“民情日記本”上。對其中能當場給出答復的給出答復,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當場解決不了的則作好記錄,下來再研究解決。
妥善地處理群眾的利益訴求,化解群眾心結,營造了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處使、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風氣。只有“面對面”才能“心貼心,深入基層一線真心誠意聽取群眾意見,在化解問題、破解難題中,推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要求、高標準、高質量開展。著力在任務落實上下工夫,在服務群眾上做文章,在控制成本上見實效,進一步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作者:李貞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