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五本臺賬”,太興鄉倡導100多名鄉村干部脫掉皮鞋換布鞋、除掉官氣接地氣,當好“五大員”——深入走訪,當好民情調查員;主動引導,當好政策宣傳員;化解民憂,做好矛盾調解員;拓寬渠道,做好群眾的幫扶員;親力親為,做好黨建指導員,旨在從群眾中排查問題,到群眾中解決問題,零距離服務群眾。(7月8日四川日報)
作為太興鄉三清村村主任的何森林,便是“五大員”的典型代表,他通過勸說家鄉成功人士文海回鄉創業,為三清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農民人均純收入從去年的9960元增至今年的12000元,上了一個新臺階。在此過程中,何森林多次充當政策宣傳員和矛盾調解員,解決村民不同意土地流轉的問題,厚著臉皮勸說文海加大資金投入,為鄉里發展注入了活力。在筆者看來,何森林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黨員干部,對得起村主任這個稱號,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盡自己所能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其精神值得所有黨員干部學習。
作為村主任,何森林時刻思考著怎樣帶領村民致富,為了得到文海的支持,三番五次登門拜訪,放下架子向其“求助”。作為領導干部,何森林沒有絲毫的官架子,放得下身段,去得掉官氣,真真正正地融入群眾之中,這正是沒有官僚主義作風的表現。
作為村主任,何森林做事親力親為,在責任面前從不推脫,為了解決土地流轉問題,挨家挨戶做工作,爭取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作為領導干部,何森林的擔當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其鍥而不舍、不折不撓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村主任,何森林堅決貫徹中央指示,認真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神,在為民服務的過程中,積極主動解決群眾困難,起好帶頭作用。作為領導干部,何森林腳踏實地履行職責,在他人樹立榜樣,敢為人先,身先士卒,將惠民之策傳達到群眾中去。
筆者認為,何森林不僅算得上合格的黨員干部,更算得上“五好干部”。身為黨員干部,就應當體民憂、解民憂,無論身處多么平凡的崗位,無論身處多么艱苦的地區,都應當盡自己所能,為地區發展盡一己之力。身處領導崗位,要強化自己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面對困難,不能避讓,更不能推諉扯皮,要去得掉官氣,放得下架子,認真傾聽群眾訴求,切實解決群眾問題,要將為民務實清廉的宗旨貫徹到底,領會進去,如此,才能稱得上合格的領導干部,對得起組織的栽培和信任。
作者:李小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