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然
目前,有些地方“四風”問題出現改頭換面,更加隱蔽化現象。一些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培訓中心豪華氣派,成為奢靡享樂的場所;一些地方打著“培訓”和“教育”的旗號,建培訓中心、豪華會所,買景區別墅,躲在里面大吃大喝。糾正“四風”必須常抓不懈,不留“死角”。(2014年7月7日新華網)
一直以來,在全國各地的風景區,打著“培訓中心”、“教育基地”旗號的景區別墅,并不少見。在奢靡之風的“助推”下,一些黨政機關、大型國企紛紛蓋起了自己的接待基地,此類行為嚴重影響服務市場的規范和黨風廉政建設。許多“培訓中心”、“教育基地”以低廉甚至免費的地價占據景區黃金地帶,名義上用于內部接待,可以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實際上,個別地方也在悄悄做著賺錢的買賣,用高昂的收費為小金庫牟利??梢哉f,打著培訓名義的“權貴級”享受,絕非某一地的一時一地之弊。
在不少群眾眼里,類似的“培訓中心”已經成為當前掃除奢靡之風的死角。的確,當“樓堂館所”已聲名狼藉,“培訓中心”聽上去似乎更為樸實,實際上卻換湯不換藥。所謂的“培訓中心”成為一些單位負責人吃喝玩樂的逍遙地,助長了奢靡之風,為腐敗滋生提供了土壤。這種現象值得警惕。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攻堅階段,各項工作任務繁重。廣大干部更是在組織的嚴要求和群眾的高希望中負重前行、螺旋上升。工作中各種困惑和壓力是紛沓而來,有時讓干部們應接不暇、疲于奔命。擠時間休息、調整成了干部們的奢望,遠離工作、走進世外桃源成了一些干部的渴求。有的地方在干部選拔任用中導向不鮮明,認為參加過各種培訓班的人是受過多重教育的,應該具有一定的水平能力,把是否參加和參加多少作為干部選任的一個條件,讓一些長期扎根基層奉獻基層的老實人吃虧。正是由于這些因素,人們對于參加各種培訓才是那么如饑似渴,各種培訓中心的生意才是那么的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