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萬平米“黑樓房”:
暢銷的“臟亂差”
所謂“地下黑樓市”,是指居住在城鄉接合部的一些村民,利用自己的自留地、宅基地與建筑商合作建住宅樓(下稱“黑樓房”),低的七八層,高的十幾層,這些樓房沒有任何合法手續,更談不上規劃、工程驗收和物業管理。由于是“黑樓房”,售價要比正規商品房便宜一半,甚至60%,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銷售異常紅火。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僅遵義市紅花崗區長征鎮坪豐村干勁村民小組,本地人口800多,而外來務工人員高達15000人,后者都有剛性住房需求,大部分成為“黑樓房”的買家。
2012年,遵義市人大和政協曾組成聯合調查組,對當地的“黑樓房”現象進行摸底排查。《中國經濟周刊》從聯合調查組獲得的調查報告顯示:在遵義市紅花崗區、匯川區和新蒲新區三個城區,“黑樓房”面積超過230萬平方米。而遵義市房產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遵義市房地產銷售面積為358萬平方米。“‘地下黑樓市’,或者叫‘地下黑房開(指黑房建筑開發商)’的嚴重程度,從這兩組數據就可見一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當地官員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感慨道。
今年5月24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來到遵義市高新快線(高速公路)高橋鎮段,看到公路兩旁,大片隨意建設的簡易住宅樓顯得極為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