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促使部分買房人出手
雖然限貸暫時還沒有松動,但頻繁出現的利好傳言,加上剛剛取消限購的政策變化,還是讓不少買房人改變了對樓市預期的判斷。
“22日限購取消的消息出來當天,我們就賣了4套房,都是170多平米的,總價都在300萬以上呢。”城北一家樓盤的負責人高興地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幾套房源都是6月開盤時推出的,之后一直沒有賣出去,而這4套房的買家都是來看過的不限購人群,之前一直沒出手是因為還沒有下決心,這次一看到政策變化就趕緊來買了。
河西一家樓盤的案場經理介紹說,這幾天不少買房人都在咨詢是否會取消限貸。他調查發現,大多數買房人都認為,如果取消限貸,房價會小漲。
分析
地方政府“托市”
銀行買不買賬?
福州、青島先后發文明確放松首套房貸認定標準。金融機構在貸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方面按照政策規定的低限執行,貸款利率不必硬性規定上浮10%以上。那么,地方政府發文“托市”,銀行買不買賬?
“我們主要是執行總行、人行、銀監的政策,地方政策又不是監管部門發的,對我們沒有約束力。”一家國有大行的工作人員表示。而一家股份制銀行南京分行房貸部人士則透露,如果是地方政府和銀行監管部門,比如地方人行聯合發文,銀行就要執行。“地方政府還是有權限的,地方人行要向地方政府匯報工作。一般地方政府發文,還會聯合地方人行制定細則。地方人行制定細則后,銀行就要執行。”這名房貸部人士稱,銀行要執行地方標準,需要向總行報備,解釋執行政策的依據。
信貸政策調整
成救市關鍵
在南京市最新宣布全面取消限購之后,當前選擇“松綁限購”而救市的城市已經達到40個左右。不過,這些二三線城市的松綁政策并沒有給樓市成交帶來轉機。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月前21天,54個主要城市合計住宅簽約量為131947套,環比8月份基本持平。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9月份以來,一線城市實際簽約的純商品房基本平穩;二線城市不漲反降,由于松綁限購對市場的刺激作用逐漸放緩,市場消化了部分需求后,后期因為沒有信貸政策的明顯鼓勵,市場歸于平淡。與銷售低迷相對應的是,樓市庫存依然處于高位。
“限購松綁的政策效應在逐漸走弱,后期市場成交量的回升還要依賴信貸政策,例如松綁限貸等。”遠洋地產一位負責人近日告訴記者。事實上,記者了解到,在多地相繼“放松限購”之后,個別商業銀行已經開始恢復首套利率優惠政策。張大偉認為:“雖然此現象目前并不普遍且折扣力度不大,但其對市場預期的影響不容小視,信貸政策的放松將直接利好樓市需求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