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曾引起市場的普遍擔憂,然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卻顯示,“微刺激,穩增長”的各項措施在二季度開始發揮作用,經濟增速開始由下滑向企穩轉變,實現了與全年目標持平,政策效果初見成效。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6.9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加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增長7.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812億元,同比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23871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125361億元,增長8.0%。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0%。
雖然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出現初步回穩跡象,但對未來趨勢人們還是莫衷一是。這種回暖的勢頭只是政策刺激的曇花一現,還是經濟增長已經周期性的探底回升,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從樂觀的視角出發,可以看到上半年中國出口、投資等增速趨緩,但是第三產業、消費、居民收入、就業總量則保持了較快增長。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19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居民收入實現了10.8%的增長,這使得上半年的經濟增長主要不是依賴于政府投資,增長的大部分來自消費者,這使得中國經濟增長的結構更趨于合理。
“微刺激、穩增長”是與經濟結構調整相協調的。投資不僅僅限于國有成分,上半年的統計數據表明,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7.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增長14.8%,民間投資增長20.1%。這說明在政策刺激下,民間投資的活躍度增強了。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6.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0.6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更趨于優化。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下半年外貿可能會對經濟增長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由于發達國家市場的需求回升,也由于我國采取了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效應發力,上半年外貿實現了由負轉正,預期下半年外貿進出口增速會有明顯回升,這將成為支撐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