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曹永飛 通訊員 王歡
小瓶子里藏著大創新。普普通通的淀粉通過雙酶法轉化成葡萄糖,葡萄糖通過發酵形成中間體產品,再通過合成轉化成粗成品、成品……在鶴壁市山城區的新拓洋生物化工產業園里,一條條生產線、一個個密封管道發生著奇妙的化學反應。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鶴壁市山城區重點突出企業科技創新引領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科技的創新引領作用,積極宣傳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惠企政策,加大創新主體培育力度,每年落實研發費用獎補和科技獎勵性補助等科技資金400余萬元,調動企業申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科技型企業數量實現大幅度增長。
山城區重點推進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與江南大學、中科院天工所等11家企業、高等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實踐基地,采取多種形式引才育才,引進培育科技創新創業團隊兩個、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1人,進一步激發創新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引領作用。
為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效益,加強金融要素和科技創新結合,山城區聯合財政部門積極落實科技貸款貼息優惠政策,做大“科技貸”規模。目前,全區“科技貸”規模達到4350萬元,解決科技企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資金需求。
山城區圍繞食用菌、畜牧養殖、核桃種植等特色產業,積極發揮科技智能團力量,組織8名技術專家申報鶴壁市科技特派員組成科技特派員服務隊,通過送技術、送服務、合作共建,推廣了一批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讓農民的腰包不斷鼓起來,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為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山城區科學技術局積極落實技術轉移后補助等相關政策,促進技術成果與需求高效對接,對接鶴壁科技大市場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優勢資源,爭取省級技術轉移資金72萬元,重點支持“功能營養品生產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二甲醚制乙醇技術”項目、“乳酸-聚乳酸功能新材料”項目等高質量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為科技企業創新發展“撐腰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