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楊磊 通訊員 王藝璐
“肖經理你把口罩戴上,害怕你進去受不了那股味兒,還有你們進去的時候一定輕手輕腳,還要輕聲細語,這些小東西膽子小!”山陽聯社恩村信用社走訪宋石榴的鵪鶉養殖場時,她反復囑咐工作人員。進到養殖基地里,上萬只鵪鶉同聲高歌,好不熱鬧!
宋石榴家是北郭鄉的鵪鶉養殖戶,由于鵪鶉個體小,成本投入不大,而且飼養也相對簡單,再者鵪鶉不但可以直接肉食,二來鵪鶉蛋也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品,發展鵪鶉養殖是一個非常可觀的鄉村養殖產業。
今年入春以來,通過到先進的鵪鶉養殖基地實地考察,學習經驗,石榴夫妻倆合計著增加鵪鶉的養殖頭產量,同時配備更好的照明設施,購入專門的飼料,由于自行育雛的技術含量較高,而且還需要投入專業設備,所以他們選擇購入現成的雛仔進行養殖。前期的準備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卻也花光了夫妻倆的全部積蓄,夫妻倆正在犯愁之際想到了農信社,希望能夠得到信貸支持,恩村信用社本著服務“三農”的理念,經實地調查后給予他們信貸支持,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農信社的信貸資金,以后的發展也離不開農信社鼎力相助。”宋石榴激動地說。
宋石榴介紹道,鵪鶉的生長速度非常快,養殖45至50天后就可以進入產蛋期。夫妻倆每天吃住在養殖場里,干勁十足,每天喂料加水,清理糞便,消毒衛生,把養殖場打理得井井有條,發展前景一片大好。目前養殖的鵪鶉有50000只左右,日產蛋500斤左右,銷售價格在6至8元,月凈利潤在5萬元左右。鵪鶉蛋主要銷往焦作,武陟、沁陽等周邊地區,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通過認真細致地實地考察,結合實際經營情況,恩村信用社對宋石榴投放小額助農貸款7萬元。恩村信用社始終堅持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不斷夯實農村市場,助推農民增收致富,用實際行動踐行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