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南經濟報 首席評論員 溫獻偉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2023年推動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降低過高抽成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提到,保障從業人員合理勞動報酬水平,推動平臺過高的抽成比例或者會員費上限得以降低。
近年來,隨著新商業模式的不斷分化和成長,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得到迅速發展和壯大。無論是網約車平臺,還是貨運平臺,其聚合資源、高效便利的優勢和特性,不僅讓人民群眾和相關市場從中受益,也在拓寬就業渠道、增添經濟活力等方面起到了較好作用。
正因為平臺的火熱,這些年來,吸引了很多新業態從業者紛紛加盟。廣大從業者都渴望借助平臺的市場粘合力量增加收入,獲得收益。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不少人滿懷希望和激情進入這一行業,卻發現每天的工作強度和收入報酬并不高度匹配,最終導致自身進退維谷,騎虎難下。這其中,平臺抽成比例過高就是最顯著的一大“痛點”。
對于平臺抽成比例過高問題,政府部門始終高度關注。譬如,為切實保障從業者的合法權益,2022年2月,交通運輸部啟動實施了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抽成“陽光行動”,督促主要網約車和道路貨運新業態平臺向社會公開計價規則,合理設定本平臺抽成比例或會員費上限并向社會公開發布。如今,交通運輸部再次發布《方案》,強力糾偏抽成比例過高問題,在體現黨和政府深切的民生情懷的同時,有望引導各大平臺“刀刃向內”,落實政策規定,推進相關改革,保障行業向好而行,健康發展。
據交通運輸部透露,目前各主要平臺公司公布的抽成比例上限多在18%~30%之間。《方案》的出臺,針對降低抽成比例上限給予關注和規范,這無疑為廣大從業者進一步提升話語權和議價權贏得了可能。因此,作為司乘(貨)的聯結方,各大平臺不妨以此為契機,一方面積極尋找三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進一步完善平臺和從業人員利益分配機制,規范平臺企業經營行為;另一方面通過降本增效、服務提質等舉措,增強實力,提升市場黏性;拓展收入,引流成本壓力,以此打通“堵點”、破解“難點”、化解“痛點”。
聚焦“痛點”再部署,精準發力重落實。歷經市場的考驗和檢視,如何盡快解決抽成比例過高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各大平臺一道不容回避的必答題。無論是切實保障從業者合法權益,還是持續激發平臺企業發展活力,各大平臺唯有靶向發力,勇于作為,才能不斷增強平臺“向心力”,畫好發展“同心圓”,與廣大從業者攜手并肩、同向而行,共同做大做強這塊市場“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