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經濟報 首席評論員 溫獻偉
據報道,隨著立冬節氣的臨近,北方地區寒意漸濃,不少地方陸續迎來開栓供暖。今年各地供暖工作做得如何,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話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冬季供暖作為一項民生大事,承載著民生福祉,凝聚著民生之盼,不僅是檢驗各級政府部門保障民生工作成效的試金石,且全力做好供暖工作也是大力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必然要求。
可喜的是,近年來,各地各級政府秉持“為百姓辦實事”理念,打好提前仗、下好先手棋,將冬季供暖工作作為重點民生項目抓細抓實。眾所周知,由于當前煤價高企,增加了供熱企業運營負擔,針對此類現實困難,各地政府打出服務組合拳,通過冬煤夏儲、服務下沉等舉措,確保今冬供暖工作安全到位。此外,近年來,一些地方聚焦民情民意,順應群眾呼聲,從制度改革和優化服務方面入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進一步做好供暖工作夯實基礎。譬如,2018年4月1日,《河南省集中供熱管理試行辦法》正式施行。其中很多細則改革成為公眾津津樂道的話題,如“室內溫度低于18℃(不含18℃)、高于14℃(含14℃)的按日減半收取熱費,室內溫度低于14℃(不含14℃)的按日免收熱費”等。鄭州市熱力總公司不僅上線客戶柜臺交互系統,將信息變更的辦理效率提高至少一倍,還對“鄭州熱力”微信公眾號進行全新升級,在線上動動手指即可操作。凡此種種,在實現惠民制度落地和全力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同時,有力彰顯了政府部門公共服務“用戶至上”的情懷,體現出“供的是責任,暖的是民心”的優良作風。
供暖是人民群眾每年極為關心的民生熱點之一。供暖的“溫度”決定著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幸福度。民有所盼,政有所為。全力做好今年冬季供暖工作,眼下還盼望政府部門和企業進一步凝聚共識、擔當作為,通過“查不足、補短板、提作風”,健全完善制度細則,強化提升責任意識,用實實在在的制度改革和人性化服務,做好冬季供暖大文章,保障人民群眾溫暖安全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