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杜美麗 通訊員 張帆
為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測繪服務保障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南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開展了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改革,在全市全面推行實施,目前已取得明顯成效,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贊揚,經驗做法在9月份河南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上作為“減少費用降低成本,持續釋放改革紅利”的典型推廣。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人防、消防等多個部門,以前在不同部門辦理相關審批時需要建設單位多次委托測繪,測繪環節多、時間長、費用高等問題成為市場主體反映的突出問題之一。為解決這一堵點、痛點、難點問題,該局按照省、市工程建設領域改革部署,積極探索“多測合一”新模式,根據建設項目審批、監督和不動產登記等工作流程,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涉及的測繪事項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和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三個階段,將每個階段中的測繪業務整合為一個測繪事項,每個階段的測繪事項由業主單位在“南陽市網上中介服務超市”自主選擇一家測繪單位承擔,也可以全流程委托一家測繪單位承擔,標的物范圍和界址沒有變化的后續各階段直接沿用前階段成果,發生變化的進行補充測繪,實現同一階段“一次委托,成果共享”,避免對同一標的物重復測繪、重復收費,有效減少了測繪時限,降低了企業投資成本。
“我們以前跑個建設項目審批,在每個審批環節都需要做一次測繪,測繪公司也不是一家,要給不同的測繪公司聯系,耗力耗時、花錢多。現在好了,在中介超市里挑選自己中意的測繪公司,測繪成果多部門、多事項共享,減少了測繪次數和時間,也給我們省了不少錢。這個改革真好,改到我們的心坎上了。”南陽市城區某公司項目負責人拿著獲批的建設手續高興地說。
作為牽頭單位的南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度重視,毫不松懈,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改革在全市推行實施,讓這項改革紅利實實在在惠及到各個建設項目上。一是出臺政策文件,提供工作依據。提請南陽市工改辦印發了《南陽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測繪實施細則》,明確“多測合一”管理部門職責分工、實施范圍、完成時限、市場監管、質量管理、名錄庫管理等要求。二是建立開放中介超市,打破行業壁壘。按照“非禁即入”的市場準入原則,全面開放測繪市場,建立聯合測繪中介服務機構名錄庫,符合測繪資質條件的單位都可申請加入,建設單位在名錄庫中自主選擇中介服務機構進行測繪服務。名錄庫實行動態管理,為“多測合一”實施提供公開公平公正、規范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三是嚴格作業規范,統一技術標準。在該局門戶網站開設聯合測繪專題模塊,登載各項技術規范,要求測繪單位按照《河南省建設工程項目聯合測繪技術導則(試行)》和有關規定開展“多測合一”作業,確保全市測繪成果規范、通用。四是加強行業監管,保證成果質量。印發《關于加強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區自然資源部門切實履行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監督管理職責,加強對“多測合一”中介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的監管,建立誠信檔案,健全信用獎懲和測繪成果質量監管、匯交、審核等監管機制,對出現測繪成果質量問題的,嚴格依法追究責任。
通過實行“多測合一”, 建設工程項目審批全流程測繪總時限由改革前的60多個工作日大幅縮減到12-30天,測繪費用節省兩成以上,各業務審批效率也得到明顯提高,企業滿意度大幅提升。自2021年推行“多測合一”改革以來,全市已有150余個工程建設項目受益,涉及住宅、商業綜合體、教育、工業等多個領域,為南陽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加快南陽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