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南經濟報 首席評論員 溫獻偉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盲盒經營活動規范指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旨在引導盲盒經營者誠信守法經營。據報道,今年以來,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江西省贛州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都曾發布過地方性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
曾幾何時,盲盒經濟風生水起。新業態進一步豐富了多元化消費方式,滿足了部分群體的消費需求,激發了市場消費活力。不過,盲盒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導致其經營活動出現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行業亂象備受消費者詬病。在此背景下,從國家層面發布相關規范指引,顯然十分必要。在筆者看來,為盲盒行業經營活動劃紅線、立規矩,不僅有利于保護消費者權益,且通過國家層面與地方政府的政策疊加、有效互補,勢必起到革故鼎新、激濁揚清的功效,有力推動盲盒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意見稿》發布意義重大,值得期待。這從具體措施中便可見一斑。《意見稿》針對盲盒行業存在的痼疾及新型銷售套路給予了必要的矯治和規范——從產品質量到盲盒抽獎,從銷售對象年齡到網絡身份識別,從“7日無理由退貨”到產品信息公示,從概率不透明到產品品類限制等,《意見稿》可謂環環相扣,無死角、全覆蓋,織就了一張“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網。這種織密“針腳”的有力舉措,發出的信號相當鮮明:盲盒經營者必須依法合規經營,切實承擔經營責任,規范發展的市場不允許任何逾矩行為。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政府支持和保護市場新業態的發展,但并不意味著新業態、新模式可以泥沙俱下、任性胡為。雖然《意見稿》目前還在面向社會公眾征求修改意見,但筆者相信,承載著民意和智慧的《意見稿》,勢必在不斷打磨中走向成熟完善,成為盲盒行業的一把監管利器。可以想見,不久的未來,盲盒經營活動必將迎來一次合規“大考”,推動盲盒經濟走出監管盲區,全面運行在陽光監管之下。盲盒經濟也終將告別野蠻生長,迎來健康發展的市場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