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記者 郭俊娟 通訊員 鄭軍偉
7月12日,河南省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露地蔬菜崗位專家梁芳芳、鄭州綜合試驗站站長周建華及其團隊成員一行五人,在開封市祥符區農業農村局農經站站長任學義的陪同下,先后到開封市萬隆鄉、通許縣孫營鄉等胡蘿卜生產集中產區進行調研,指導秋季胡蘿卜定量精播編繩、整地備播工作?!?/p>
梁芳芳、周建華一行五人先后到開封市祥符區成恩農作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封市祥符區源惠種植家庭農場,察看外省調回的春胡蘿卜清洗包裝情況和本地秋胡蘿卜種子編繩情況,對正在開展胡蘿卜種子編繩的工作人員和整地備播的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建議對達到收獲標準的地膜紅薯、地膜花生盡快收獲,要求當對即將種植秋胡蘿卜的土地翻耕曬垡、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還對高壟機播、搶墑播種等工作給予合理安排,對2022年秋播胡蘿卜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工作進行部署。
傳統的胡蘿卜種植采用人工播種用種量大,出苗量多,播種、間苗和定苗用工數量多、用工集中、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種植效果千差萬別,生產出的胡蘿卜產量、質量參差不齊,商品率和標準化程度低,不符合當前胡蘿卜產業轉型升級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胡蘿卜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胡蘿卜綠色生產的要求。
河南于2015年開始實施胡蘿卜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采用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良種良法配套、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水肥一體化的精細管理,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措施等技術,解決了胡蘿卜生產大量施用化肥、農藥和激素的問題,按照功能農業和健康食品的要求進行生產,屬于新型健康功能農業的生產范疇,十分符合國家關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
胡蘿卜定量精播編繩技術是河南省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鄭州綜合試驗站2015年在我省首家引進,并進行示范推廣的高新適用新型農業新技術,是胡蘿卜全程機械化技術的首要環節。通過7年來的不斷探索和經驗總結,胡蘿卜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現已形成了系統的栽培技術標準示范推廣,今年春天已申報河南省胡蘿卜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地方標準,這是河南省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十四五”期間重點推廣的一項適用新型胡蘿卜生產技術。該技術通過農機農藝的深度融合,全程機械化作業,可以節省種子60%以上,節水50%以上,節約用工6到10個,達到省種、節水、節人工,增產增效增品質的目的,胡蘿卜的商品率由原來的60%提高到90%以上?!?/p>
2022年秋播胡蘿卜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將全面使用胡蘿卜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進行示范生產,帶領周邊群眾進行胡蘿卜機械化輕簡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