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從許昌市發改委傳來消息,為搶抓政策機遇期,奮力沖刺四季度,許昌市積極開展穩經濟重要項目集中攻堅行動,強力推進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三個一批”項目、年度省市重點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中長期貸款項目和設備購置貸款財政貼息項目建設,持續掀起抓項目、促投資、增動能的熱潮,力爭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1%以上增長。
專班運作建機制。許昌市建立了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抽調精干力量,組建了綜合專班、謀劃儲備專班、政策性金融工具專班等14個工作專班,形成了“橫向銜接、縱向貫通、協調聯動、高效運轉”的工作格局。各工作專班于10月24日正式開展集中辦公,及時聯合會商、共享信息,研究制定任務清單,實行交辦督辦,壓茬推進各項工作,推動前期手續應辦盡辦、要素保障應保盡保、融資貸款應投盡投、重要項目應開盡開、建設進度應快盡快。
聯審聯批抓前期。許昌市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積極推廣應用創新舉措,加強窗口批前輔導,加密聯審聯批頻次,推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區域評估”“多規合一”等審批服務新模式與分階段并聯辦理流程融合嵌入,進一步壓減技術審查、中介服務、政府審批、公共服務等時間,充分發揮改革創新舉措的集成疊加效應。
倒排工期推進度。許昌市逐個項目細化分解任務,實行清單式和臺賬式管理,緊盯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按期竣工率,建立完善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的管理服務模式。常態化開展集中開工、觀摩點評、現場督導,適時通報項目建設進度及排名,對進展緩慢、工期滯后的,及時掛牌提醒,推動做好項目建設跟隨服務、跟進解難、跟蹤問效,確保項目建設按照時間節點要求順利推進。
集中要素強保障。許昌市堅持“要素資源跟著項目走”,集中配置要素資源,對重要項目應保盡保。在用地方面,全面推行“承諾制+標準地”改革,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努力做到“熟地等項目”拿地即開工;積極推進規劃用地審批“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全面開展建設用地自動化審批,實施建設用地申報“錄入即合格”。在用能方面,建立重點項目謀劃與能耗指標保障聯動機制,加大統籌和爭取力度,確保項目建設不因用能而影響建設。在環保方面,在嚴格落實污染治理措施前提下,給予環境管控豁免;公路、鐵路、光伏發電、陸上風力發電和保供煤礦項目的環評審批實施精準保障。在融資方面,高效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資金簽約投放,用足用活政策性銀行新增信貸額度、設備更新改造中長期貸款政策,鼓勵引導金融機構跟進投放信貸資金,進一步創新“專項債+市場化融資”模式,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
督導服務促落實。許昌市堅持實行重大項目常態化督導服務機制,組織6個督導服務組定期對集中攻堅行動擴大有效投資情況開展實地督導,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項目協調推進工作。
來源:許昌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