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提出了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戰略,明確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提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
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要點中就提出并啟動實施了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強化需求牽引,深化融合、創新賦能、應用驅動,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加快推進教育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創新數字資源供給模式,豐富數字教育資源和服務供給,深化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應用,發揮國家電視空中課堂頻道作用,探索大中小學智慧教室和智慧課堂建設,深化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評價方式。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更進一步提出,統籌推進教育數字化和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縱深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重點做好大數據中心建設、數據充分賦能、有效公共服務、擴大國際合作四件事。主動服務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樹立“大教育”觀,加快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
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中國較早建立的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從建校之初就積極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學、學生學習、科學研究和大學運行。近幾年,西交利物浦大學化新冠疫情危機為契機,加快實施教育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夯實面向校內教學和學習的平臺體系,并推出了面向全球學習者的在線教育平臺,逐步探索教育數字化助力中外合作辦學發展之路。
(相關資料圖)
教育數字化是科技發展在教育領域的必然體現
教育數字化是一種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借助互聯網和其他數字化工具,對教育過程和資源進行全面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教育模式。隨著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不斷推進,教育數字化在促進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持續改變著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很多行業的發展模式已經被改變和重塑,例如消費領域的消費互聯網改變了商業的形態,以用戶為中心,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應用場景,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大大提升了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適性,也極大提升了效率。而在生產領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和產業經濟的深度融合,也形成了一種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工業互聯網。
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同消費和生產領域一樣,正在深刻影響著高等教育的發展。筆者總結了技術對于高等教育領域四個方面的影響,分別為資源、理念、行為和協作方式。技術的發展可以將原本稀缺的資源變得富足,如打車不再困難,聽音樂不再依賴價格不菲的磁帶和CD。通過技術可以將資源的提供者和需求者連接在一起,減少資源提供的中間環節。反映在教育領域,則是通過在線形式匯聚海量教育資源,使之可以便捷獲得,特別是打破了高等教育原有的資源渠道壟斷,為學習者提供更多樣化的學習渠道。
技術的發展同樣促進了教育理念的轉變。如消費領域從“以產品為中心”的組織和銷售方式到“以用戶為中心”的轉變,也是源于資源極大豐富后帶來的競爭,以及消費行為模式的轉變。當學生已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海量學習資源時,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就必須做出相應改變,要更多著眼于學生的學習,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教學。而技術的發展為這樣的變化提供了可能。
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開始進入人們的工作和生活。2000年以后,互聯網得到快速發展。2010年以后,移動互聯網的加速發展催生了海量應用。如今,在大學學習的學生出生并成長于互聯網時代,其信息獲取的方式和學習行為也與上世紀的“數字原住民”不同,如他們更擅長信息的搜索和整合,也更傾向在屏幕后交流。教育教學是以人為中心的活動,需要對學生學習行為和方式的改變進行回應。互聯網技術和應用以及在線資源構成了新的環境,對環境中的教學和學習方式也必然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給高等教育機構內部的協作方式也帶來影響。網絡時代以前,以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為三大職能的大學,各個部門和學院之間可以是松散的協作和耦合方式。但隨著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大學的運行越來越體現“管理軟件化”的特點,一方面規范了管理、增強了效率,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工作上原本的時空限制,讓學校內部各個部門更緊密地耦合在一起,大規模的協作甚至是跨國協作成為可能,但同時也為數據管理和網絡信息安全等帶來新的挑戰和要求。
疫情加速教育數字化普及
早在疫情前,在線公開課已現于網絡,后來的MOOC等主要是將課堂教學進行錄制并在線提供給全球學習者,這一形式雖然打破了校園的邊界,但其學習模式仍主要為單向的接受式學習。其后,大學教學仍以課堂教學為主,但也開始探索混合式教學。以西交利物浦大學(簡稱“西浦”)為例,在2020年以前就搭建了課堂直播系統、在線直播系統和多媒體儲存平臺,但使用率較低。
疫情暴發后,全球高校都相繼開始以在線教學和學習作為初始的應急措施。在這一過程中,雖然也發現了在線教學不盡人意的地方,但通過幾年的實踐,在線教學和學習已被普遍接受,廣大師生積累了豐富經驗,行業也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撐。疫情這一偶然因素,為教育數字化轉型這個必然趨勢提供了有力的助推。
西浦一直以來都有比較好的數字化基礎。自2006年建校之初,即為配合課堂教學部署打造了在線學習管理系統,實現了課前、課中及課后數字化學習。教師將課程講義、閱讀資料、作業要求和提交作業的地址等上傳到在線學習管理系統;學生可以閱讀并下載所有課程的學習資源,完成作業并在線提交;系統可以設定提交截止時間,便于教師統計和管理學生作業。該系統還集成了多類功能,包括無縫集成圖書館電子資源到課程頁面作為延伸閱讀材料,提交作業可查重檢驗,測試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測驗、問卷,以及便于師生討論的在線論壇等功能。
疫情促使西浦將課堂教學改為在線教學,并與已運行10多年的數字化學習平臺無縫鏈接。在疫情突然暴發的4周內,除了實驗等需要線下進行的課程外,該學期400多門課程全部轉為在線開出。同時,學校技術部門也為教師提供無間斷的技術支持和持續滾動的數字化教學培訓,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及在線學習方法指南等。
當前,借助教育數字化平臺,西浦可以支撐分散在世界各地師生的教學活動,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滿足其不同學習場景下的使用需求。疫情期間,西浦按照防疫要求可以即時實現線下課堂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以及線上教學模式間的轉換。疫情之后,面向學生規模較大的課程仍使用并不斷優化混合式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和評估考核方式,以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體驗。
教育數字化的西浦探索
如上文所述,技術革新重塑了產業,資源供給、人們的行為及協作方式等都在發生巨大變化,也迫使行業改變著眼點,將視角放在人而不是產品之上。以智能制造為特征的工業4.0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將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日益緊密結合,這對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工業生產形態產生了很多新專業知識的需求,同時也產生了新興的科研領域,且對時效性有一定要求。因此,能夠快速培養產業所需的人才,特別是在當前產業“數實融合”的新形勢下,培養具備快速學習能力的數字化人才,助力企業數智化轉型,值得高等教育機構關注。
建校17年來,西浦立足未來發展趨勢與自身特色,先后部署實施了西浦教育模式1.0、2.0和3.0,以實現西浦教育理想和育人理念,助力西浦學子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全球事務參與者,為國家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其中,1.0模式注重傳統的專業教學,2.0模式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展融合式教育,3.0模式主動融入社會撬動資源,創建教育、科研、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
為支持西浦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有效運行,基于西浦多年的教育實踐和技術儲備,西浦學習超市于2020年5月正式啟動,通過擴展在線學習管理系統,整合引入全球優質教育資源,進行線上線下空間和資源的深度融合,創造跨地域、跨年齡段、跨學歷與興趣驅動的學習、創新、創業支撐平臺。這一中英雙語平臺于2021年5月22日正式上線,向全球開放。2022年7月,西浦學習超市按照“一個品牌、兩個平臺,支持西浦三種教育模式”的戰略規劃,進一步升級為雙平臺架構——Learning Mall Core和Learning Mall Premium。
Learning Mall Core是西浦校內教學平臺,支持西浦師生學位教育范疇內的課堂、在線、線上線下混合式各場景教學與學習過程。這一數字化支撐平臺專為支持和加強教學及學習而設計,西浦校內師生通過校園賬號密碼登錄后,可通過任意網絡設備進行學習和教學活動,是西浦師生專享的內部平臺,實現了“課程全覆蓋、教學場景全覆蓋、教與學過程全覆蓋”的教育數字化實踐。Learning Mall Premium是西浦學習超市在線教育平臺,面向全球學習者提供在線非學位課程的內容,聯合政府、企業、學校等各類組織機構開展線下定制化人才培訓和交流項目,并與各行業的權威機構一起開展高品質并深受雇主認可的行業證書培訓及考核項目。該平臺與世界領先的教育合作伙伴聯合,為全體用戶提供優質學習資源,包括實習和就業機會及其他創新項目等。
作為極具吸引力的學習研究創新社群,西浦學習超市目前支持著2.5萬名西浦師生的日常教學和學習,同時還有來自全球范圍內的近4萬名注冊學習者。自上線起,西浦學習超市已先后與麻省理工學院、蘋果、微軟、華為、Adobe、Cactus(開科思)、達索軟件、神州數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等多個全球頂尖品牌、政府機構和高校達成合作協議,豐富終身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庫。自2021年以來,西浦學習超市通過線上線下各類形式面向政府、企業提供培訓,累計培訓數千人。
西浦學習超市同時注重線下學習社區的建設和布局。2023年3月,西浦學習超市線下空間E-LOOP落成并投入使用。E-LOOP是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主建筑的圓形部分,融合了教育、企業、行業、社區和社會多種生態。西浦學習超市為全球頂尖合作伙伴提供線上和線下空間,即“店鋪”,與用戶群體分享學習內容。其融合了大學、企業和外部合作伙伴開發的各類線上和線下課程,滿足不同用戶的廣泛學習需求。以學習超市網站為在線平臺,以校園空間資源構建學習超市線下空間,以各城市線下學習中心為支撐組織和構建學習者和研究者社群,西浦學習超市正在實現線上線下有機融合多種生態的創新發展。
西浦學習超市是西浦教育理念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演進過程中所孕育的創新生態,既回應了新時代特別是在數字化時代人們對學習形式和產品的要求,又體現了西浦面向未來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2022年11月,西浦學習超市主辦第一屆教育數智轉型與發展高峰論壇,標志著基于數字底座、應用和資源匯集,以及“產學研創訓”業務的生態系統構建完成。在這個生態中,校外優質學習資源提供者和西浦各學院一起,面向西浦校內校外學習者,通過線上線下混合的方式提供教育和教學內容。后疫情時代,西浦學習超市為中外合作辦學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探索方向,也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發展增添了一個新的展示和交流窗口。(作者 畢新系西交利物浦大學知識與信息中心主任、學習超市主任。本文受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涉外辦學研究委員會立項科研課題支持[項目編號:SW21B001])
來源:《神州學人》(2023年第6期)
作者: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