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為加強對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預算監管,海南專員辦充分發揮派駐機構作用,堅持問題導向原則,扎實做好審核工作,保障中央財政資金規范有效運轉,真正發揮支農惠農的作用。
一是關注財政資金撥付流程,重點審核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是否及時分解下達,是否按規定用途使用。以中央下達資金指標文件為起點,核實省級財政分配下達、市縣財政撥付、保險公司保費到賬的時點,跟蹤中央財政資金的層層分解下達情況,對未及時撥付保費補貼問題予以指出。同時關注投保人承擔保費的繳交情況,側面驗證保險業務的真實性。
二是資料審核與實地抽查相結合,核實相關險種的承保數量、保費規模是否真實。通過對農林牧業等部門提供的數據、上市公司年報信息等輔助資料與送審資料進行對比,判斷投保面積的真實性合理性。同時選擇大額的、相對集中的水稻、育肥(能繁)豬等險種進行實地抽查,走訪投保農戶,向基層協保員了解核實情況,調閱農戶的生產經營資料,實地查驗水稻的種植面積、豬的養殖規模等情況,進一步核實承保的真實性。
三是審核與調研結合,探析政策性農業保險存在問題,提出建議。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涉及多方主體,審核過程中,我們注意歸納分析各方反映的問題,提出建議。如財政資金下撥延遲問題,一方面歸因于市縣財政部門與農林畜牧部門職責劃分不明確、審批流程不銜接;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內部機制不暢、開展承保業務與申請保費補貼分屬不同分公司、激勵平衡機制缺失也是重要原因。為此,我們建議規范精簡資金撥付流程,協調理順各主體內部及相互間的溝通機制,以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