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預算法》頒布實施以來,國家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實行普遍性降費,一方面強化非稅收入征管、一方面為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減負添力。宜都市財政局主動作為,采取“三抓”措施開展收費項目和標準的清理規范工作,制度落地扎實有效。
一是緊鑼密鼓抓清理。市政府及時出臺了《2015年推進簡政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的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市財政局及時下發了《關于開展專項收費清理工作的通知》,協調全市有收費職能的主管部門,在本系統、所屬單位及其主管的協會商會開展收費清理規范工作。
二是大張旗鼓抓宣傳。在清理規范的基礎上,全市形成了《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政府性基金清單》、《經營服務性收費清單》、《涉企收費清單》、《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清單》等五個收費清單,分別在各牽頭單位門戶網站公告。市財政局還在“宜都市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上設立“宜都市收費專項清理”流動專網,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晨鐘暮鼓抓規范。市財政局順藤摸瓜,組建專班上門調研部門的收費落實情況,督促落實收費政策;市非稅局根據省財政廳、省物價局下發的文件,及時從非稅收入管理系統中撤消取消和停收的收費項目,并在全市開展專項財政票據清理工作。清理規范過程中,清退工程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考核費16人2875元,清退針對小微企業征收的土地登記費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