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成“設施配套、資源整合、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務到位、保障有力、村民滿意度較高”的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宜城市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力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農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2015年12月,宜城市農村綜改辦與中國電信宜城市分公司簽訂了“宜城市互聯網+農村公共服務信息化平臺建設協議”,打造村級集“黨務、村務、商務、綜治”等便民服務一體的信息化平臺,向農戶提“遠程教育、黨務村務、電子商務、農技服務、便民服務”等各項服務信息,實現手機、電腦、電視“三屏合一”一鍵通。
宜城市根據農民需求迫切度和鎮、村試點工作進展程度,采取分批實施的辦法在全市10個鎮(辦)推進平臺建設。首批重點覆蓋示范試點村、產業優勢明顯的村、百姓需求強烈的中心行政村、特色村。2015年覆蓋5000戶,2016年15000戶,2017、2018年分別覆蓋2萬戶。所需經費采取電信部門資助,市、鎮財政獎補,農戶自籌等辦法解決,其中宜城市政府提供210萬元的首批項目獎補資金,中國電信宜城分公司負責實施FTTH光纖到農戶,提供光貓、機頂盒,4G手機等相應的基礎設施以及開展農戶培訓等10項服務。目前,首批在王集鎮千柏村和新星村選取的5000戶也已完成了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農民只需在手機、電腦、電視上一點按鍵,即可獲取所需信息,并辦理相關事務,真正實現了“服務進家門”、“辦事大廳隨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