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手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重慶政府出臺系列鼓勵性政策,在產業發展、產業配套、科技研發、企業運營等方面都予以財稅支持。
在扶持產業發展方面,既重“補貼”,又重“引導”。為激勵區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形成產業集群發展,市級財政將把主城區范圍內的手機整機及零部件企業納入產業集聚發展轉移支付補助范圍,時間期限為2016—2018年;為緩解企業資金難題,對有市場、有回款、有效益但資金周轉暫時困難的規模以上手機整機及零部件企業,給予不超過貸款基準利率50%的貼息;為扶優助強,做大產業,將手機產業納入政府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和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范疇,建立企業出口退稅墊付資金池,加速企業資金的流動性。
在強化產業配套方面,既補“采購”,又給“激勵”。為實現本地手機零部件屬地化供應,扶持配套企業做大做強,政府鼓勵手機整機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本地手機零部件配套產品,年采購額累計在1億元及以上的,按新增采購額的0.5%給予補貼,單個企業補貼最高不超200萬元。
在鼓勵企業科技創新方面,既補“設備”,又補“檢測”。對手機整機及零部件企業新購的研發試驗關鍵設備,按照一定比例予以補貼;對企業運用手機公共平臺或共享設備進行研發試驗檢測的,按實際發生費用的20%予以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在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方面,既降“成本”,又減“費用”。一方面幫助企業降低用工成本,對符合條件的手機整機和重點配套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可參照困難企業標準,按程序申報辦理;另一方面,幫助企業減少費用成本,對經認定的工業園區范圍內手機項目生產性用房,可免繳城市建設配套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