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管理手段信息化。2016年預算編制中海寧市財政局啟動績效管理信息化工程,在預算編制中嵌入績效管理模塊,改變以往預算單位報送紙質績效目標申報書的做法,2016年所有的績效目標申報、審核、批復全部通過軟件完成,實現無紙化管理。
二是管理范圍突出實效性。海寧市績效目標管理范圍由以部門專項為主轉為以市級財政專項為主,更突出對民生類資金的管理。2016年40個市級財政專項(共有192個子項目)納入績效目標管理,涉及財政性資金35.46億元。同時,根據管理需要將5個部門整體和22個部門專項納入績效目標管理。
三是目標審核分工明確。績效目標實行五級審核制,具體為預算單位、主管部門、財政業務科室、財政監督局、預算局。財政部門每級審核側重點有所不同,業務科室為全面審核,財政監督局主要對績效目標質量進行評審(同一項目至少3人以上參加評審),預算局主要對資金安排審核并最終批復目標。
四是目標批復與預算同步。人代會后績效目標即隨同2016年預算同步批復、同時下達至預算單位,并要求預算單位對已批復的績效目標管理對象進行事中跟蹤問效,于7月、10月在績效管理模塊中報送績效運行監控情況,確保績效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