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3月18日報道3月16日,樂視車聯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前所未見”的戰略發布會,地點選在了隨性的“751”。這是樂視車聯高管陣容的首次集合亮相,與此同時,通過兩款 實體產品的發布、與三家傳統汽車廠商的簽約,樂視車聯的“生態”夢想開始用最直觀的方式展示了出來。
歷經多次發布會的“呼喚”,樂視終于推出能摸著的“汽車”產品了。就是這個:
(樂視牌行車記錄儀)
3月16日,樂視車聯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前所未見”的戰略發布會,地點選在了隨性的“751”。這是樂視車聯高管陣容的首次集合亮相,與此同時,通過兩款實體產品的發布、與三家傳統汽車廠商的簽約,樂視車聯的“生態”夢想開始用最直觀的方式展示了出來。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對樂視的互聯網汽車理想進行了闡釋后,樂視車聯低調發布了兩款“汽車可穿戴設備”,樂視行車記錄儀、樂視輕車機套裝。
就功能性來講,記者了解到,這臺行車記錄儀與同類設備的差別并不大,能在行車時拍攝高清視頻和照片,而輕車機套裝可以安裝在方向盤上,一鍵操縱車內音樂、導航、電話等車載系統。
不同的在于,這臺樂視行車記錄儀既可以用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到,還可以不要錢!
樂視車聯在做慈善?NO。在賠本賺吆喝?也不是。免費送的前提是,通過樂視渠道購買車險。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三家保險公司與樂視車聯達成合作。
用增值服務轉嫁硬件成本,也是目前包括樂視電視、樂視手機等產品的一貫玩法,在記者看來,似乎當服務鏈條的盈利能夠hold住硬件成本的時候,樂視就會嘗試推出產品。
然而,如何撬動樂視車聯中最受期待的一環,整車產品呢?
“汽車產品的換代周期一般是幾年。”樂視車聯CEO、樂視控股副總裁何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要通過互聯網造車,把這個周期縮短為一個月,而且是軟件和硬件的全部迭代。”
3月16日當天,樂視在發布會中與北汽新能源、比亞迪和東風乘用車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ecolink落地協議。
ecolink是樂視研發的車聯網系統,包括儀表盤、汽車中控面板、后排娛樂系統等手機車機互聯設備,以及樂視提供的線上應用商店。
通過與三家主機廠的簽約,ecolink將得以搭載進北汽新能源的電動汽車、比亞迪新能源SUV宋,和東風乘用車的傳統燃油汽車風神AX3、AX7、A60等。
“搭載ecolink的更多產品將在4月北京車展期間推出。”東風乘用車的一位研發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但與此同時,東風乘用車仍將保持自己研發的車聯網系統windlink。
記者了解到,在保留自身車聯網系統的同時,將ecolink作為部分車型的可選車聯網配置,是目前三家主機廠對于ecolink的態度。但對于樂視來說,這已經打開了ecolink商業化的大門。
“電動車的配置比傳統車簡化了非常多,這就為互聯網造車提供了機會。”樂視超級汽車全球副董事長丁磊向記者表示,“未來的汽車一定會向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社會化的方向發展。”
在丁磊看來,互聯網化、社會化的發展方向,讓樂視能夠通過“生態”來盈利。在樂視的汽車生態全景圖中,記者看到,除了車聯網、車內應用、云服務、大數據以外,還會通過易到用車、汽車共享、充電等方式拓寬盈利渠道。
通過兩款“汽車可穿戴設備”的發布,將賣車險囊括其中,成為樂視車聯率先落地的項目之一。而在包括ecolink在內的互聯系統安裝在更多的量產車型上后,樂視該怎么繼續推動造車理想的前進,我們還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