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標普全球5日公布報告顯示,6月香港采購經理指數(S&P Global Hong Kong SAR PMI)從5月的50.6微跌到50.3。指數連續6個月處在榮枯線50以上,反映香港上半年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報告指出,客戶需求升勢減弱。有公司表示,旅游活動雖然增多,但衍生的業務量卻相對有限,因此企業6月的訂單增長繼續放緩。另一方面,企業從海外與內地新接的訂單量升幅雖然減慢,回落至今年1月以來最低,但內地訂單仍受惠于跨境旅游復常,增長幅度保持穩健。
隨著銷售升溫,企業在6月進一步擴張經營活動,當中以建造業最為明顯;而在消費性服務業景氣好轉的帶動下,整體服務業的產值在6月也實現增長。
企業新接訂單繼續增加,但供應商已接連兩月延長交貨期,投入品供貨延遲,促使企業6月積壓的業務量由負轉正。此外,受訪公司再次緊縮人手,按行業分類,以制造業和批發及零售業居多。
訂單增長推動了經營活動,企業在調查期內更加樂觀,經營信心攀至3月以后最高,不少企業期望經濟持續好轉,看好未來12個月銷售行情。
企業在6月繼續增購投入品,但擴張速度隨需求放緩而減慢,所以對補給庫存不太熱衷,而采購庫存的減幅創一年以來最快。
價格方面,香港6月的成本壓力持續紓緩。就整體投入成本而言,6月份通脹率與一年低位看齊;從營運開支的角度來看,薪資通脹雖然加劇,但因采購價格升幅不大,所以整體升幅回落。而成本通脹回落,加上需求放緩減弱了定價能力,因此企業將加價幅度調至今年以來最低。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負責人表示,6月PMI數據顯示,香港私營經濟增長動力在第二季末減弱,企業對投入品的需求回軟,紓緩了成本壓力;定價能力因客戶舉棋不定而作出遷就,因此銷售價格的升幅為6個月以來最低。不過,整體營商情緒保持樂觀,市場需求維持殷切,企業繼續看好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