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錢送全球?這不是夢想,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11日,“中國品牌全球行”案例分享論壇于上海舉行。菜鳥集團表示,自建國際快遞物流網絡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5美元10日達”物流產品已覆蓋20個國家。
新華社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聯合發布“中國品牌全球行”案例,歸納總結品牌在全球化過程中的經驗做法,融合呈現國際視角下的中國品牌。菜鳥集團、五糧液與上海電氣三家出海企業入選。
巴西樣本:菜鳥迅猛起網
拉美,世界上距離中國最遙遠的一片土地。作為拉美地區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巴西占據了拉美地區在線零售市場份額的60%以上。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其中80%的國際包裹來自于中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中巴雙邊貿易額達1714.9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
然而,巴西地區的物流成本高昂,基礎設施不完善,電商配送時效受到極大的影響。相關資料顯示,巴西電子商務總投訴量中大約有80%是與物流問題有關。一位在巴西工作的華人說,“習慣了中國電商快遞的速度,來到這里真是巨大落差。”
痛點也是機遇,菜鳥決定向巴西輸出成立十年來所積累的能力。在巴西市場,菜鳥選擇和巴西郵政進行戰略合作。一方面部署智能自提柜為巴西郵政用戶所用,另一方面借助巴西郵政的物流網絡,實現巴西全境配送,本地下單平均2-3日送達,圣保羅等核心城市可實現隔日達甚至次日達。
這一速度建立在菜鳥自建快遞網絡的基礎之上。目前,菜鳥每周有8班貨運包機從中國飛往巴西,并在巴西、智利及墨西哥等拉美國家建設自動化分撥中心、海外倉及自提柜等,本地快遞倉配網絡覆蓋巴西全境。
2022年11月,菜鳥宣布在巴西圣保羅開設其拉丁美洲總部。2023年3月,菜鳥國際快遞在巴西的末端配送業務同比去年增長超70%。目前,菜鳥正在全球迅猛起網,把“巴西模式”復制到更多國家市場。
“硬基建”“軟聯通”同時發力
比利時列日,菜鳥在歐洲最大的智慧物流樞紐所在地。列日eHub整體規劃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其中近12萬平方米為倉庫。首期投入使用超3萬平方米,包括航空貨站、分撥中心,由菜鳥自主運營。
從2016年起,菜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比利時列日、中國香港等地布局全球6大eHub。相較于傳統航空貨站,其運營效率極大提升:菜鳥吉隆坡eHub貨物清關從24-48小時縮短至1.5小時,99.9%的線上申報包裹可獲得“秒級”通關;菜鳥列日eHub僅2022年11月期間,就保障航班239架次,同比增長近100%。
取得這樣的成績,“硬基建”是基礎保障。除了6大智慧物流樞紐,菜鳥在全球各地還布局了15座自動分撥中心,服務于進出口外貿的跨境倉庫已突破100個,面積超300萬平米,每月有240多架包機用于干線運輸,并和全球超過60個口岸合作建立智能清關系統,搭建了一張高質量的全球物流網絡。
物流科技更是菜鳥的強項。目前,菜鳥自研的全球可視化系統、智能合單、智能分撥系統、海外倉智慧供應鏈系統等“軟聯通”陸續上線,為跨境商家持續降本增效。比如智能合單,就是菜鳥跨境包裹網絡獨創的數智化物流技術,當海外消費者使用同一地址在速賣通上不同店鋪進行購物時,經過智能合單,不同商家的包裹在攬收后,會被打包成一個包裹,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讓海外消費者“買得多,到得快”。
“菜鳥一直扎實投入全球搭建國際快遞網絡。我們會持續加碼海外物流基建,包括國內優選倉、國際干線、海外倉、末端配送等各節點,進一步提升全球商家的跨境包裹履約時效。” 菜鳥集團副總裁牛智敬在論壇現場表示。
以確定性和性價比服務“國貨出海”
公開數據顯示,菜鳥每天運輸的跨境包裹數量超450萬件,與聯邦快遞等國際快遞巨頭同臺競技,成為全球四大跨境物流商之一。
2022年年底,法國菜鳥自提柜上出現了飲料國貨品牌元氣森林的身影。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曾表示,希望做一家全球消費品牌,在未來10年,期待在全球機場都能看到元氣森林的產品。
服務“國貨出海”,菜鳥為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包括頭程運輸、國際清關、海外倉儲及末端配送等。比如,針對北美市場消費者更愛喝冰鎮飲料等因素,元氣森林氣泡水推出了更符合當地消費者習慣的鋁罐裝版本。針對這樣的改版產品,菜鳥調整了海運時的打包方式、碼箱方式,定制了海外運輸包材方案。在抵達美國港口完成清關后,用襯墊和吸附材料填實,預防鋁罐裝晃動爆裂、損耗率高等問題。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副教授楊蔚表示,隨著全球產業轉移和中國跨境電商迅猛發展,中國勢必將孵化出自己的國際快遞巨頭。菜鳥通過對海外基礎設施與數智物流科技的扎實投入,推出了兼具確定性和性價比的國際快遞標準產品。“一杯咖啡錢送全球”的菜鳥國際快遞服務,將成為國貨出海、外商來華的重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