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公募加入降費隊伍。
8月4日,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商基金”)公告顯示,為更好地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理財需求,降低投資者的理財成本,華商基金決定自8月7日起,調低旗下50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費率。
從具體基金名單中發現,此次華商基金調降費率共涉及50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統一調降至管理費率1.2%/年、托管費率0.2%/年。
【資料圖】
來源: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官網
截至二季度末,華商基金在管規模為1217.62億元,旗下基金產品共83只,其中混合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占比高達88.87%,規模分別為661.28億元、420.78億元。
根據華商基金2022年年報,截至報告期末,華商基金合并報表總資產16.48億元,其中,營業總收入為77801.12萬元,同比上期增長22.93%;凈利潤為1.13億元,同比上期增長40%。
來源:Wind
降費隊伍已增至50家
截至目前,已有50家公募機構陸續宣布調低旗下部分基金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并修改基金合同。
除了第一批19家頭部公募,自7月14日起,第二批中小公募基金公司也陸續加入降費隊伍。
據澎湃新聞記者統計,第二批中小公募基金公司包括:天弘基金、國投瑞銀、平安基金、興銀基金、中銀國際證券、中銀基金、睿遠基金、國泰基金、華泰保興基金、朱雀基金、諾安基金、永贏基金、國泰君安資管、華泰資管、山西證券、華宸未來基金、財通基金、浦銀安盛基金、中金基金、上銀基金、財通資管、西部利得基金、東興基金、東吳基金、鵬揚基金、西藏東財基金、創金合信基金、浙商基金、太平基金、興華基金與華商基金。
在已宣布降費的公募機構中,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鵬華基金與博時基金這五家基金公司參與降費的公募產品數量位列前五,均已超過100只。
傭金費率改革已提上日程
在調低產品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的同時,澎湃新聞記者獲悉,公募基金的證券交易傭金費率改革也于近日開始逐步落實。近期,華南某地方證監局向轄區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基金服務機構下發了一則通知,對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提出相關要求。包括降低交易傭金費率,進一步降低基金管理人尾隨傭金支付比例等。
對此,中金公司認為,如果參照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費率、托管費率20%的降幅,并以2022年的分倉數據為基礎,可測算得出證券行業將會讓利38億元,占2020年至2022年行業平均收入的0.8%、稅前利潤的1.9%;若降幅每增加10%,對證券行業收入、稅前利潤影響增加0.4%、1.0%。
展望公募基金行業的未來變化,中金公司表示,機構交易傭金的下調以及費用披露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樹立投資者信心,長期來看將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和多元化發展。
“頭部基金公司具備更強的規模體量和盈利能力,可內生承擔更高的投研支出(如購買外部投研服務、擴充內部投研團隊);而中小基金公司自身盈利能力相對較弱(2022年142家基金公司中仍然有44家基金公司虧損),在總體購買力下降過程中或將減少對于投研、渠道等方面的投入,相較頭部公司競爭力將進一步降低。”中金公司稱。
中金公司的觀點是,在降傭降費背景下,過往作為盈利重要支撐的主動權益類產品投入產出性價比有所下降,基金公司或將加大對于固收+、資產配置型等產品的重視程度,與此同時進一步尋求業務多元化,如基金投顧、養老金融服務、公募REITs、國際化拓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