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5月18日訊 美銀近期發布研究報告,認為龍湖集團經營穩健,保持“買入”評級。
受市場對房地產行業回落擔憂等因素影響,龍湖集團股價自4月中旬以來震蕩下行。對此,美銀在研究報告中提到,龍湖集團當前的股價表現過度。
美銀稱,龍湖集團2023年的銷售目標可實現度非常高。龍湖集團管理層在2022年業績溝通會上提到,預計全年供貨3000億以上,有信心實現65%以上的去化率,實現高于2022年的銷售目標,同時將持續根據市場的情況保持彈性,順勢而為,相較于簽約規模和排名,公司更加關注盈利和現金流。2023年1-4月,龍湖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額671.6億元,同比增長39%。美銀認為,得益于市場占有率的提升,預計龍湖集團5月銷售額將實現雙位數增長。
房地產銷售復蘇的同時,龍湖集團經營性業務穩步增長。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龍湖集團累計實現不含稅經營性收入約77.9億元,其中運營收入和服務性收入分別為40.1億元和37.8億元。美銀指出,在1月份緩慢恢復的開局后,龍湖商業第一季度營業額同店同比增長10%,4月份達到兩位數的強勁增長。隨著零售的持續復蘇以及新商場的開業,預計下半年收入增長將加快。
近期,房地產銷售復蘇放緩,民營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再次被關注。美銀在報告中指出,龍湖集團的流動性狀況穩健。據Debtwire報道,龍湖集團于5月15日提前兌付了一筆153億港元銀團貸款的本金18億港幣及應計利息,這筆貸款將于2024年1月到期。公司預計后續將在6月30日前后支付第二筆本金,具體數額尚未確定。
穩健的財務盤面一直都是龍湖集團的“王牌”,并助其成功穿越周期。據悉,龍湖集團“三道紅線”已連續7年保持綠檔,且2023年到期的境外債已全部提前償還。
美銀還稱,龍湖集團的拿地進度正常,與承包商的核實也顯示龍湖的付款節奏正常。數據顯示,2023年1-4月,龍湖集團的全口徑拿地支出181億元,占合同銷售額的27%,布局深圳、長沙、上海、杭州、寧波等,積極補倉核心城市。
針對近期市場中的商票傳言,據接近龍湖人士透露,公司早在兩年前就停止使用商票。上海票據交易所信息披露查詢結果也顯示,龍湖及其關聯公司目前已無任何存續商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