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投資報
3月9日,“中字頭”再度出手,三大運營商午后聯手發力,中國電信大漲5.43%,股價再創歷史新高,中國移動漲超2%,中國聯通沖高后有所回落,但成交量居兩市首位。今年以來,中字頭央企行情不斷,據統計,截至3月8日,中字頭央企指數3月以來累計上漲了4.88%,自年初以來上漲了13.54%,遠超同期滬深300指數。而持有中字頭央企較多的基金,如中證基建指數基金、中證央企創新指數基金、國企改革指數相關的多只基金年內凈值漲幅也在15%以上。
中字頭央企指數年內漲14%
(相關資料圖)
近期,中字頭央企個股持續活躍。3月1日,中國聯通放量漲停,中國電信也放量大漲8.55%,中國移動漲4.98%,當日,上證指數上漲1%。3月6日,中國衛通漲停,中國移動、中國海防等漲超3%。3月7日早盤,中字頭個股大幅上漲,“三桶油”扛起領漲大旗,中國海油盤中接近漲停,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盤中最高漲幅也達6%以上。中字頭央企個股持續表現,反復活躍。
據統計,中字頭央企指數今年以來表現突出,自3月1日至8日收盤,累計上漲了4.88%,自年初以來至3月8日,則上漲了13.54%。同期滬深300指數的區間漲幅分別為-0.87%和4.2%。許多大市值的中字頭股也相當活躍,在總市值超千億的中字頭股票中,中國電信一馬當先,今年以來截止3月8日的累計漲幅達到54%,中國聯通漲幅也達到35%。中國交建漲幅33%,中國石化、中國中車、中國中鐵漲幅均超20%。
多只中字頭央企股票的成交量也在今年以來明顯放大。例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今年以來日均成交額在20億元以上,而去年四季度,日均成交額分別只有5.28億元、16.74億元。
在機構看來,中字頭所代表的央企有良好的配置價值。中泰證券認為,2023年新一輪國企改革拉開序幕,更加重視對盈利能力和價值實現能力的考核。央企仍是A股估值“洼地”,價值實現有望重塑央企估值。央企大盤指數目前PE估值約10.4倍,較A股整體18倍的估值相對較低。截至2022年三季報,全市場國企類上市公司利潤占比70%,但總市值不足50%。央企相較來看估值優勢顯著。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則表示,中長期來看,各路資金都將繼續增持中國股票資產,優質港股央企的價值重估行情大有可為。
多只重倉的基金漲超15%
受益于此,多只持倉占比較高的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不俗。
相對而言,指數基金集中持有中字頭個股的較多,典型的代表如跟蹤中證基建指數、中證央企創新指數、國企改革相關指數的基金,因而在今年以來這些基金的表現也較為不錯。
國泰中證基建ETF、華夏中證基建ETF、銀華中證基建ETF、華安中證基建指數A等基金跟蹤中證基建指數,持有的股票包括了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電建、中國鐵建、中國能建、中國化學、中國交建等成份股票,據統計,自今年以來截止3月8日,這些基金的凈值漲幅分別為17.48%、17.29%、17.15%、16.33%。
跟蹤中證央企創新驅動指數的基金持有中字頭也較多,包括富國中證央企創新驅動ETF、嘉實中證央企創新驅動ETF、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廣發中證央企創新驅動ETF等,上今年以來凈值漲幅在15.7%-16.1%之間。這些基金持有的中字頭股票包括中國中車、中國建筑、中國電建、中國中鐵等。
南方富時中國國企開放共贏ETF、平安富時中國國企開放共贏ETF跟蹤的是富時中國國企開放共贏指數,其持有個股包括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建筑、中國移動、中國神華中國電信、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今年以來兩只基金收益率分別為15.97%和14.88%。
主動管理的基金中,也有部分基金持有中字頭的股票較多,如諾安行業輪動,去年四季度末該基金持有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鐵建,今年以來凈值漲幅為12.17%。大成產業升級去年四季度末持有中國電信、中國中車、中國聯通、中國石化等,今年以來凈值上漲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