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商務部會同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了《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管理辦法》。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消費市場、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有條件、有能力、也有必要培育壯大一批我們自己的“百年老店”。
目前,我國有中華老字號1128家、地方老字號3277家,其中有701家創立至今超過100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老字號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據商務部監測,85%左右的中華老字號企業處于盈利狀態,即便近幾年受疫情影響,仍有70%以上企業保持盈利。2022年,近35%的老字號企業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突破1000萬元的占七成以上,為消費市場恢復貢獻了積極力量。今年春節假期,老字號的線上消費保持了較快增速,其中餐飲外賣消費同比增長13.5%,拉動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8%,成為消費市場一大亮點。
“老字號已成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一部分,在滿足居民消費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盛秋平表示。從行業看,老字號廣泛分布在食品加工、餐飲住宿、居民服務等20多個領域。從規模看,全國老字號年營業收入超過2萬億元,在消費促進、產業升級、文化引領、民族自信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國際上看,重視對老字號的保護支持也是普遍做法,日本僅2022年就有1300多家企業迎來了“百年生日”;入選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的德國企業中,有一半發展歷史超過百年。
專家表示,此次出臺的《辦法》通過“三個突出”,強化示范創建、動態管理,釋放老字號的創新活力。一方面,突出“優中選優”,從歷史文化深厚、經營管理規范、創新發展能力突出三個方面,設計量化的認定指標,把真正的好品牌找出來。另一方面,突出“示范引領”,特別強調企業的代表性、帶動性,把誠信經營、規范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同時,突出“動態管理”,努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樹立一批標桿企業,對符合條件的,持續敞開“大門”;對出現問題的,及時采取約談警示等管理措施,直至退出,推動老字號實現高質量發展。
老字號的優勢在于“老”,如老品牌、老技藝、好信譽、好口碑。但老字號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老”,可能存在觀念老化、機制老化等問題,特別是在年輕群體中的接受程度不夠高,難以滿足當前消費升級和時代發展需要。“唯有守正創新發展,才是老字號的出路所在。”盛秋平表示,將通過建設“老字號協同創新中心”,把電商、金融、傳媒、高校、智庫等優質資源聚起來,為老字號創新發展賦資、賦能、賦智、賦力。同時,指導舉辦“老字號大講堂”和老字號文化創意大賽。此外,還將組織知名專家、網紅主播、探店達人等打卡、暗訪老字號企業,“既要把好產品、好場景、好體驗傳播出去,吸引消費者種草、帶貨,也要給老字號做體檢、挑毛病,督促企業整改提高”。
據了解,商務部還將會同相關部門出臺系列支持舉措,進一步提升老字號文化內涵和供給品質。一是活躍節日消費市場。將繼續聚焦傳統節日、重要假期和消費節點,推動老字號進商場、進社區、進平臺。二是拓展線下消費場景。將著力推動老字號與歷史文化資源聯動,提供更多優質便利的商品和服務,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消費場景。三是探索發展直播電商。近年來,在各大平臺直播的中華老字號近350家,2022年直播場次超過5萬場,成交額超35億元,較2019年增長超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