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27日訊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度企業債券本息兌付風險排查和加強存續期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對企業債券本息兌付風險開展全量排查。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應對轄區內近期以及2023年企業債券本息兌付風險開展全量排查,提前掌握轄區內每一支企業債券還本付息資金安排和風險狀況。對排查后存在償債風險的企業債券,列為重點關注對象,第一時間組建風險應對工作專班,實行掛牌督戰,制定風險防控方案,及時上報省級政府和發改委。
(相關資料圖)
通知明確,對存續企業債券開展全量檢查。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應對轄區內存續企業債券開展全量檢查,重點包括以下內容。
(一)存續期債券總體情況。包括存續期債券支數及規模、各年度還本付息額、發行人行業及區域分布等情況。
(二)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包括債券資金是否按要求投入批復、注冊文件和募集說明書中約定的項目領域,重點排查涉及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情況,如有募集資金投向變更是否按規定履行相關程序,是否存在違規挪用債券資金等問題。
(三)信息披露情況。包括發行人是否按照《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披露定期報告等情況,以及中介機構協助發行人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的履職盡責等情況。
(四)發行人資產利潤情況。包括發行人是否存在虛增資產、虛增利潤等情況。如企業發生或計劃進行重大資產重組,要對發行人的重組過程進行監管,分析判斷資產重組是否增加債券償付風險,督促發行人按照合規的程序實施重組并履行相關義務。
(五)募投項目運營效益情況。包括募投項目是否如期開工、實施建設,建設進度是否與募集資金使用進度匹配,項目業已形成的資產或收益權是否按募集說明書約定(如有)辦理抵質押手續,已完工募投項目的運營效益情況等。
(六)對以資產抵押擔保的企業債券,檢查債券抵押資產后續跟蹤評估和信息披露情況。
(七)對已發行的優質企業債券,要督促相關發行人在規定期限內做好存續期報告編制和信息披露等相關工作。
在檢查過程中,如發現發行人存在虛增資產、虛增利潤、挪用債券資金、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違法違規行為,應將相關情況即報發改委,發改委將進行嚴肅處理。
通知強調,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和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兩者合稱受理審核機構)要持續加強企業債券項目申報和存續期管理,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提高企業債券服務實體經濟水平,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項目申報把關。省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嚴把申請材料關,深入分析發行人資產利潤情況和項目風險情況,重點關注發行人資產真實性和項目收益可行性,充分識別風險。
(二)加強定期報告信息披露。為加強管理,企業債券定期報告和其他存續期信息披露文件應在中國債券信息網和相關交易場所按要求披露。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應將信息披露情況及時報送發改委。
(三)加強中介機構和發行人管理。對中介機構和發行人在企業債券項目申報和存續期中存在的失信失職行為和不專業行為,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和受理審核機構應及時向發改委反映,發改委將進行嚴肅處理。
(四)加強企業債券受理審核系統應用。受理審核機構應通過企業債券受理審核系統全程線上辦理企業債券預約、受理、審核、發行前備案等各項業務。受理審核機構應持續完善企業債券受理審核系統功能,及時公開受理審核進度,并將有關信息推送至省級發展改革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