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各地證監(jiān)局密集披露私募罰單。
據澎湃新聞記者統(tǒng)計,12月1日至12月15日,共有河北、山西、上海、安徽、湖南、廣東、深圳、大連等地的17家私募機構收到當地證監(jiān)局罰單,涉及違規(guī)行為包括未有效執(zhí)行風險防控措施、資金募新還舊、信息披露違規(guī)等,分別被處以罰款、責令改正以及出具警示函等措施。
【資料圖】
百億私募出現違規(guī)
在這17家私募機構中,深圳萬鼎富通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萬鼎富通”)管理規(guī)模最大,是一家百億私募。
12月6日,深圳證監(jiān)局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萬鼎富通旗下3只私募基金產品,開展具有集合運作、期限錯配、分離定價等特征的資金池業(yè)務,整體資金募集和收益分配上呈現募新還舊特征。
具體來看,自2019年8月27日起至2022年2月16日,該公司管理的萬鼎富通人和一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下稱“人和一號”)、萬鼎恒通一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下稱“恒通一號”)、萬鼎富通君行七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下稱“君行七號”)3只私募基金,全部投向和其正(深圳)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新余福昕投資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深圳坤行五號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深圳市坤行六號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深圳坤行七號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5家合伙企業(yè)(以下統(tǒng)稱:特殊目的實體)。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上述3只私募基金的投資、收益分配均通過特殊目的實體進行集合運作。人和一號所募集資金自托管賬戶到賬日至實際或計劃退出日的期限為6至14個月,與底層投資標的投資期限不匹配,形成期限錯配。人和一號、恒通一號、君行七號私募基金未按照投資標的的實際經營業(yè)績或者收益情況向投資者分配收益,形成分離定價。
對于上述違規(guī)事實,深圳證監(jiān)局對萬鼎富通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罰款;對時任萬鼎富通法定代表人、執(zhí)行董事、總經理劉昊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罰款。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協會披露的信息,萬鼎富通于2018年3月27日登記備案,機構類型顯示為私募股權、創(chuàng)業(yè)投資基金管理人,目前管理規(guī)模超過10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萬鼎富通在協會備案的其中3只產品因未按時披露年報、半年報已顯示信息報送異常,這3只產品正是前述行政處罰決定書中的人和一號、恒通一號、君行七號。
資金募集是違規(guī)的“重災區(qū)”
值得關注的是,資金募集是違規(guī)的“重災區(qū)”。
例如,上海證監(jiān)局12月9日發(fā)布的《對上海璞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就顯示,該公司存在未盡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義務,向投資者提供包含誤導性信息的宣傳材料;未要求投資者提供必要的合格投資者相關證明,未合理審慎地審查投資者是否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標準等問題。
黃山振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因個別從事基金業(yè)務的工作人員未取得基金從業(yè)資格、向個別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現有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三方面問題被安徽證監(jiān)局采取責令改正措施。
此外,12月8日,廣東證監(jiān)局連續(xù)披露對5家私募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包括廣州勤緣投資、珠海橫琴寧洋基金、佳兆業(yè)健康股權投資基金等3家私募股權、創(chuàng)業(yè)投資基金,以及廣東潤行私募和橫琴嘉強基金2家證券私募。
其中,也暴露出了很多資金募集方面的違規(guī)問題。廣州勤緣投資在開展私募投資基金活動中,存在兩項違規(guī)情形:一是部分投資者投資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低于100萬元;二是未及時向中基協報送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
珠海橫琴寧洋基金也存在投資者適當性調查程序不完整;向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不相匹配的投資者推介私募基金等四項問題。
廣東潤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存在的問題包括部分從業(yè)人員不具備基金從業(yè)資格;未采取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未按照合同約定向投資者披露基金相關信息;兩只私募基金的總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超過200%等。
對于這5家公司,廣東證監(jiān)局均決定采取責令改正的監(jiān)督管理措施,要求上述公司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問責,并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3人被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除私募基金公司本身外,不少公司的負責人也受到了各地證監(jiān)會的處罰。
澎湃新聞記者此前曾報道,12月13日,河北證監(jiān)局下發(fā)了對于段樹軍、段科然、段科興三人的市場禁入決定書。市場禁入決定書顯示,卓匯基金所涉違法違規(guī)事實有四項:一是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個人募集資金;二是向不特定宣傳對象宣傳推介私募產品;三是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承諾最低收益;四是挪用基金財產,擅自將募集資金劃轉至基金管理人及關聯人賬戶,累計凈轉出金額3.80億元。
河北證監(jiān)局指出,段樹軍雖然不是公司登記股東,也未在公司任職,但資金募集及使用、交易指令由段樹軍決定,是卓匯基金運營的總決策人;段科然作為公司股東,同時負責具體執(zhí)行交易決策;段科興作為公司股東,同時負責管理基金財務。以上三人為父子、父女關系,實際控制卓匯基金,組織實施上述違法行為,是對卓匯基金違法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由此,河北證監(jiān)局決定對段樹軍及子女共三人分別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此外,安徽證監(jiān)局在12月5日,決定對安徽宇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安徽宇鵬”)法定代表人、總經理胡靈飛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罰款。
安徽證監(jiān)局指出,經查明,安徽宇鵬存在兩項違法事實。一是未履行私募基金產品備案手續(xù)。截至調查日,安徽宇鵬發(fā)行的青島宇洲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青島宇洲”)私募基金產品未依法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協會備案。二是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青島宇洲的部分投資者投資金額不足100萬元,不符合《私募辦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的有關合格投資者標準。
安徽證監(jiān)局指出,安徽宇鵬的上述行為違反了《私募辦法》第八條第一款、第十一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構成《私募辦法》第三十八條所述違法行為。而胡靈飛作為安徽宇鵬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是上述違法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今年以來私募行業(yè)整體監(jiān)管力度加大。中基協黨委委員、副秘書長黃麗萍表示,私募基金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登記備案規(guī)范性、透明度不斷提升。增強法治和誠信約束,不斷加大私募基金違法違規(guī)活動查處力度,打擊“偽私募”、出清“亂私募”,一大批經營異常和“僵尸”機構被注銷,堅決打擊違規(guī)“保殼”行為,行業(yè)公平競爭的良好生態(tài)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