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團單車發布公告稱,由于硬件和運維成本的增加,2022年8月10日23時起,單車騎行暢騎卡無折扣價將7天卡調整為15元、30天卡調整為35元、90天卡調整為90元。
而早在今年1月,哈啰單車暢騎卡無折扣價已經進行調整,調整的價格與本次美團單車基本相同。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只有青桔單車暢騎卡無折扣價暫時未上調,7天卡保持為10元,30天卡保持為25元,90天卡保持為75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共享單車漲價的背后,體現出高昂業務成本的沉重負擔。如何在市場價格與用戶留存之間尋找平衡點,成為共享單車平臺需要思考的問題。專家指出,共享單車盈利模式單一,亟需尋找新的增長極。
用戶
面對漲價意見各異
希望提升服務質量
8月10日下午,記者采訪了廣州部分高校學生。不少常在校園內騎行共享單車的大學生表示,并沒有發現共享單車漲價的情況。也有大學生表示,在暢騎卡無折扣價上調后,美團推出了更大面額的“驚喜紅包”,使用優惠券后的價格和漲價前相差不大。
不過,采訪中也有不少人表示不理解此次價格上調,并且對現有的服務也不太滿意。
記者在美團APP看到,其共享單車的計價規則是起步價30分鐘以內1.5元。從市場平均水平看,一小時收費3元已成普遍現象。
“美團漲價后,共享單車性價比變低了,如果算下來比公交還貴的話,我以后自然不會選擇共享單車。”市民李女士說,她每天下班都是騎共享單車回家的,經常會出現定位不準的情況,總是需要拍照申訴,浪費很多時間。“我明明騎到指定的停車區,但是它還會說我不在區域內,導致我可能花費時間去申訴,或者騎到更遠的地方停車。”
在廣州上學的王同學則表示,雖然可以理解共享單車漲價的原因,但是學校附近的道路并不適合騎單車。“在價格不優惠且騎行體驗不好的情況下,不會再繼續購買暢騎卡。”
“只要價格上調在合理范圍內,還是可以接受的。”陳同學告訴記者,自己每天都有拿外賣的需求,共享單車的使用率很高。相比之下,共享單車仍是目前最好的出行選擇。
專家
漲價背后是高昂成本
共享單車盈利模式單一
針對漲價,美團和哈啰給出的理由都是:硬件和運維成本增加。美團單車客服回應稱,購買騎行卡更優惠,會不定期發放優惠券。
共享單車漲價的背后,體現出高昂成本的沉重負擔。業內普遍認為,共享單車的業務成本主要包括運維人員成本、車輛折舊成本、庫房租賃及IT成本等;收入則主要集中在押金、騎行費用和廣告上。
隨著“免押金”模式的普及,共享單車收入模式單一的困局進一步凸顯。加上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車輛成本不斷抬升,導致共享單車平臺一直處于虧損的處境,漲價似乎成為他們當前唯一的出路。
但是,漲價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各共享單車平臺面臨的問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用戶流失。如何在市場價格與用戶留存之間尋找平衡點,成為共享單車平臺需要思考的問題。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表示,共享單車在發展過程中,依舊存在亂停放、堆積占道、人為損壞、故障車維修不及時等問題,不僅影響了城市交通,也降低了用戶體驗。“對于平臺來說,在給共享單車漲價的同時,也應該加強內部的運營能力和管理能力,不斷提升用戶體驗。”
陳禮騰認為,共享經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且符合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共享經濟行業面臨嚴重的通病,即盈利模式單一,亟需尋找新的增長極。
很多共享經濟平臺都是前期通過低價競爭來吸引和培育用戶,后期通過漲價“收割”用戶。除了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也是這樣的“套路”。
對此,第三方咨詢公司艾媒咨詢CEO張毅建議,共享經濟公司應該通過精細化運營來提高利潤和效率,降低采購成本和運維成本,使得公司的運營更加科學化。他認為,共享經濟公司應該一方面提升消費者體驗,另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公司產品的智能化數字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