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生物學家饒毅通過其官微發布《表揚尹燁證明自己賣假藥:公布幾十篇論文無一檢驗過其益生菌的任何生物學作用》一文,再度點名華大基因副董事長尹燁推廣的益生菌為假藥。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益生菌產品多達數百種,主要以保健食品或者普通食品的身份存在。在業內人士看來,尹燁帶貨的益生菌并非藥品,達不到賣“假藥”的程度,事件值得爭議的點在于尹燁銷售的益生菌產品是否宣稱治療作用,而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宣稱疾病治療作用是不合規的。
饒毅和尹燁的爭辯再升級。這一次的焦點是,什么是益生菌,尹燁有沒有賣假藥。
尹燁帶貨的益生菌產品為華大旗下產品。益生菌產品作為華大集團旗下華大營養的主要業務之一,均由華大自選菌株自主配方。在商品詳情頁可以看到,華大益生菌產品的價格在100-400元不等,產品的主要形式為壓片糖果和固體飲料,均為食品級。
(資料圖片)
根據世衛組織的定義,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攝入一定量對人體健康有益。央廣購物健康品線高級買手曹佳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益生菌即對人體健康有益的一些活性微生物,屬于保健食品范疇。不過,益生菌成分也被添加到藥品中,比如乳酸菌素片的成分包含益生菌,它屬于非處方藥品類。
目前國內益生菌產品多為保健食品或食品,屬于藥品的很少。大部分含有益生菌的藥品與腸道問題有關,比如乳酸菌素片和整腸生。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左小霞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益生菌的定義為:通過定殖在人體內,改變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組成的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目前益生菌更多用在保健、輔助調節身體方面。“人體內的細菌總數是細胞數量的10倍,其存在的時間比人類存在的時間還要久,其中,益生菌在人體腸道、身體系統內能產生一些健康的效應,當微生物生態處于平衡的狀態,即菌群不失調狀態,身體就會處于一個健康態。因此,益生菌不應該定義為藥品,歸屬保健品類更合適。”
針對益生菌產品相關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華大方面,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華大益生菌發現,該系列包括腸胃類益生菌、睡眠類益生菌、私處益生菌等多種產品。在其官方微信商城上,華大對一款“優美達暢青益生菌壓片糖果”的功能介紹為抑制有害菌、預防腹瀉腹痛、塑造“易瘦體質”等。其他款益生菌產品的功能包括改善睡眠、保護胃黏膜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產品的形式為固體飲料、壓片糖果,均為普通食品。2022年6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正式實施,該公告明確提到,固體飲料不得明示、暗示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保健功能以及滿足特定疾病人群的特殊需要等。
“市場上存在的益生菌產品有些取得保健食品的批號,有的通過固體飲料的形式銷售,屬于食品品類。尹燁在利用自身名人效應為自家公司產品帶貨的時候,是否存在虛假宣傳、夸大宣傳的情況,這是饒毅抨擊的‘假’的定義。”北京君都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生命科學與健康醫療法律部主任張文波在表示,無論是保健食品還是普通食品,都不能宣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這是違規行為。
曹佳表示,目前市場上的益生菌多屬于保健食品品類,在我國,保健食品標志為天藍色,呈帽形,俗稱“藍帽子”,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保健食品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如果保健食品宣稱治療作用的話,是非常不嚴謹的。
左小霞表示,保健食品有明文規定,不能涉及治病等一些功能,如果違反政策規定,則是不合規的。名人在利用自身效應進行帶貨時,需要科學、客觀地介紹給觀眾,保健食品可以作為人們膳食基礎上的一些補充,不能替代藥物,也不能替代正常的飲食,不用過度地去夸大它的作用,但也不是否定其作用,需要我們科學客觀地看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