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7月13日(記者 陳瓊)商業零售界的超級大黑馬、特賣品牌頭部企業“好特賣”因為銷售過期巧克力被罰7000元,也給高速擴張的“好特賣”以及臨期食品行業敲響了警鐘。
7月11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好特賣”母公司上海芯果科技有限公司崇明第一分公司近日因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已被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7000元。處罰事由顯示,5月6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市民投訴稱當日在當事人處(店招為“好特賣 HotMax”)網購的1盒“瑞士蓮金裝經典榛仁巧克力14粒裝禮盒(巧克力制品)”已過期。執法人員前往檢查后發現,當事人倉庫內有4盒涉事巧克力,其外包裝上標注“保質期至:20220430”,該食品已超過保質期,未標明“不再銷售”等類似字樣,且與其他正常銷售的食品混放。
天眼查顯示,上海芯果科技有限公司為上述涉事主體的總公司,成立于2014年,旗下擁有零食特賣品牌“好特賣”,公司大股東兼具實控人為為顧曉健,持股比例為33.25%。憑借著極致性價比,以“好特賣”等為代表的臨期食品店鋪近年來在資本的加持下高速擴張。目前“好特賣”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布局了416家門店,并計劃未來三年要開至5000家。
“好特賣”最初主打臨期特賣的概念,不到3年時間斬獲5輪融資,隨著資本不斷加持,后轉型為以臨期產品為賣點之一的綜合折扣專門店。消費者丁女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好特賣”里很大一部分產品是不知名商品,其在北京一家“好特賣”門店購買了一款折后價格巨實惠的面膜后,發現網上這款產品的售價本來就是“好特賣”里所謂的折后價,產品的使用效果也一般。
業內人指出,“好特賣”在銷售臨期產品的同時“搭售”其它非臨期的產品,后者也負責貢獻絕大多數的利潤,其中包括一些距離保質期尚有較長時間,但因為不受消費者歡迎而大概率會出現滯銷的產品,還有部分廠商為了資金回籠,主動推出的促銷品類。
資本加持下“好特賣”打算通過加盟模式實現的迅速擴張,按照“好特賣”商業規劃書,它計劃在2022年新開門店數就高達650家,超過公司成立8年來開店數量總和,并計劃未來三年要開至5000家。高速擴張下,如何加強對加盟商的管理、防止銷售過期食品的事情再度發生,成為擺在“好特賣”面前不得不直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