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今日,深圳坪山新區4塊土地出讓,現場共吸引28家企業參與競拍,其中住宅用地開拍30秒后,僅剩龍光和信達坤潤聯合體相爭,最終信達聯合體以303000萬元競拍成功,溢價漲達320%。
業內人士測算,扣除安居房以及配建,該地塊實際樓面價已達到每平米2.5萬至2.7萬元。“這個房子如果賣不到每平米4.2萬元,就很難賺錢,開發商這是在賭深圳的樓市。”
宅地供應稀缺的深圳,“面粉貴過面包”早已不足為其,此次出讓的坪山新區住宅用地也不例外。據悉,目前坪山的新房均價僅每平米2萬元左右,此次出讓的地塊樓面價已遠遠超越。
消息一出,引起市場的一陣熱議。在許多深圳市民眼中,坪山新區距離市區較遠,交通配套雖有改善但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每周一開車從坪山的家到福田中心區,都要耗近兩個小時。”市民陳先生對記者表示,“這幾年內坪山的交通情況依舊難以改觀,如果坪山也要賣5萬的話,那么其他區域的房價會更驚人,真讓人難以置信。”
坪山上次競拍居住用地在2013年,吸引了多達15家企業參與,最終被力高地產旗下的項目公司江蘇政力房地產有限公司以9.8億元奪得,開建力高·君御國際。排除5000平米的拆遷安置房,樓面價達到每平米1.2萬元。一年后,力高·君御國際入市,開盤均價為每平米1.35萬元。
有投資者則表示,這個地價一出,不光會抬高坪山本地的房價,而且有對外的傳導作用,這個傳導作用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房價一直漲不起來的大亞灣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