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強對IPO各個環節、各類主體、各種違法行為的監管背景下,IPO發審出現了一些新變化,IPO發審節奏回歸正常,過會率、下發批文頻率在近期達到新高,不過,發審會更摳細節,除了對信息披露、盈利能力的一貫關注外,實際控制人情況、核心技術是否合規、募投是否合理成了發審委委員們的新關注點。
市場人士表示,在嚴加IPO監管的同時,監管層根據市場情況調節新股發行節奏,在嚴控募資額的同時以便促進資金更有效的流入實體經濟。
IPO上會速度回歸正常
在經歷了四五月份短暫的發審節奏放緩之后,近期IPO的上會速度正在逐步回歸正常。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自6月22日以來,證監會每周兩次的發審會,審核企業數基本穩定在6家左右,少則5家,多的時候為8家。這相較于四、五月份每周四家的上會企業數來講,可謂“質”的飛躍,和1-3月份每周有6家及6家以上的企業上會節奏相同。僅6月22日到7月21日,30天的時間內上會企業數達到了28家,而在發審進程緩慢的時期,月均僅17家。
與此同時,企業的過會率也有顯著上升。截至7月21日,今年共有包括主板、創業板、中小板在內的133家IPO企業上會,其中除了2家取消審核、1家暫緩表決外,僅有上海錦和商業經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邯鄲漢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西點藥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油恒燃石油燃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科龍建筑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航集團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筑博設計股份(603018,股吧)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未通過發審會,整體過會率達92.4%,較去年有所升高。數據顯示,2015年證監會發審委審核企業的數量為272家,其中251家獲得通過,通過率為92.28%,特別是進入7月,尚未出現有上會企業首發申請被否的情況。
“IPO發審回歸常態”。一位投行人士指出,在監管層祭出查處6家審計評估機構、嚴肅追究欣泰電氣(300372,股吧)及其中介機構違法責任、終止審查17家首發企業和開展IPO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執法行動等監管利劍之后,在保證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上,IPO的上會速度回歸常態,畢竟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作用需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這在IPO批文的核發細節中也有體現。截至目前,證監會共在年內核發了十批IPO批文,各批次數量分別是7家、9家、8家、7家、7家、7家、9家、9家、7家和13家。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這13家最新獲得批文的企業募資額明顯增多,為91億元,超過了此前批次50億元左右的募資規模。業內人士表示,市場趨于平穩,單個公司的募集資金總量均有控制,面對IPO排隊企業的擁堵,監管層一方面通過強監管讓違法違規企業、不再符合發行條件的企業離開IPO通道,另一方面,通過適當調發行節奏的方式讓更多的企業在合適的時機發行上市,以確保市場的活力。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14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883家,其中,已過會116家,未過會767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720家,中止審查企業47家。
發審問詢更摳細節
發審委的問詢清單越來越長。
近期,發審委對于單家上會企業的問詢問題數量集中在4-5條,每一條的問詢均有側重,摳足了細節,除了發行人需進行作答外,保薦代表人也要相應的發表核查意見并說明核查程序和依據。
除了一貫的對于信息披露、利益輸送和盈利情況的關注外,發審委委員把目光開始投向實際控制人以及董監高的資本運作方面。以深圳市中裝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發審委要求發行人說明生產經營中的勞動用工相關問題,勞務公司與發行人及其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以及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或其他利害關系。
在上海元祖夢果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審問詢中,發審委要求發行人代表進一步說明報告期發行人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是否發生重大變化,發行人是否存在管理層穩定性和經營管理持續性的相關風險,以及發行人保持管理層穩定和經營管理持續性的有效措施;發行人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能否履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忠實義務和勤勉盡責的義務,是否存在實際控制人控制的風險;相關的風險是否充分披露。
同時,對于核心技術的獲得以及相關風險,發審委也給予了關注,這類問詢多集中在高科技技術企業。本月15日過會的神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遭到了類似問詢,發審委要求該公司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的穩相微波射頻同軸電纜等技術含量較高產品的技術來源和形成過程是否合法合規,是否存在糾紛,同時,招股說明書披露三人為核心技術人員,其中張培亮現任子公司塑料項目部技術主管,發審委要求發行人結合另外兩人湯曉楠、陳宏的任職經歷情況、學術背景,認定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的依據。
無獨有偶,深圳市凱中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被要求說明無刷電機的技術提升和推廣對有刷電機應用范圍的具體影響,以及是否存在技術更新的風險。
此外,關于募投項目和募集資金用途也成了關注重點。在天津桂發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審問詢中,發審委委員要求該公司說明在天津市場飽和其他市場下滑的背景下,將募集資金用于空港經濟區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的市場消化措施及可行性,募投項目實施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風險,以及將25000萬元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的必要性及其依據。
而在安徽黃山膠囊股份有限公司和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的問詢中,募投項目的市場前景、設計人員情況等問題被多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