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A股新股首發融資落定。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A股市場共完成61宗IPO交易,籌資總額接近300億元,家數和金額分別同比下降近70%和80%。業內人士指出,目前IPO排隊企業數重回高位,從未來趨勢看,防止“帶病申報”成為監管重點,從嚴審查將成新趨勢。
節奏放緩 融資規模驟降
6月30日,吉宏股份網上發行,是今年上半年最后一只申購的新股,下半年的首只新股申購將于本周7日“起航”。
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A股市場共完成61宗IPO交易,首發股數約25億股,籌資總額近300億元。與2015年同期相比,新股首發家數與融資總額分別下降近70%和近80%。
安永相關負責人分析指出,相比2015年,今年上半年A股IPO以中小企業為主,平均籌資額從上年同期的7.63億元下降至4.77億元,同比下降37%。因為缺乏大型IPO,前十大IPO籌資額大幅下滑八成以上,創2008年以來同期新低。
投行人士指出,今年以來,雖然A股IPO融資功能得到逐步恢復,但相比去年同期大幅萎縮。“這主要是出于穩定市場預期的考慮,監管層逐漸控制和決定公司上市的節奏。對于發行節奏的控制,客觀上有利于對投資者的保護和促進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排隊”家數重回高位
發行節奏放緩之下,排隊企業家數出現增加。根據證監會7月1日最新披露的《最新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請企業情況》,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894家,其中,已過會117家,未過會777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733家,中止審查企業44家。
投行人士介紹說,6月2日,IPO受理首發企業達到801家,這說明在最近的兩周時間內,排隊企業家數仍在增多。6月2日之前,上一次排隊企業家數達到800家要追溯到2012年11月。
某排隊IPO企業負責人透露,新股積壓再回“高位”,公司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排隊企業或還會越來越多,早排隊早上市,只要能夠看到希望,等待3、4年不成問題。在此期間,我們會密切關注IPO審核動向。”
券商人士指出,今年以來,針對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的監管政策明顯趨嚴,尤其是針對并購重組和借殼的監管政策日益收緊,這在客觀上增加了企業IPO排隊的“執著”,預計隨著注冊制的暫緩和戰略新興版的延后,不排除IPO排隊隊伍越來越長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6月,證監會首次公布終止IPO審查的有關情況,并表示將重點關注IPO帶病申報的問題,強化問核工作力度,從嚴審查把關,堅決把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擋在IPO門外。投行人士認為,IPO排隊家數雖然重回高位,但不排除未來主動撤回首發申請或者被終止審查公司的家數增多的可能。“從未來趨勢看,防止帶病申報將成為監管層關注重點,有利于從源頭上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