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湯森路透旗下IFR 6月30日報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已就香港首次公開發行(IPO)提交上市申請,最早9月進行IPO,集資料達70-100億美元。
據路透社網站6月30日報道,郵儲銀行將可能成為兩年來全球最大宗的IPO,估值約500億美元。郵儲銀行一名女發言人拒絕對上市的消息作出評論。
報道稱,假如郵儲銀行IPO達到預期集資目標,其將成為2014年9月上市的阿里巴巴之后,全球集資規模最大的IPO。
【延伸閱讀】美媒: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加快推進IPO
參考消息網6月18日報道 美媒稱,雖然當前新股發行市場處于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蕭條的狀態,但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加快推進其規模超過7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此次IPO的規模有可能創下今年迄今全球之最。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16日報道,據知情人士說,這家中國國有貸款機構計劃兩周內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他們說,如果進展順利的話,這家銀行最早能在9月或10月上市。
今年迄今為止IPO規模最大的是5月丹麥公用事業公司東格能源公司募集的26.1億美元。
報道稱,由于經濟前景不明朗,再加上全球科技產業估值存疑,市場上現在幾乎沒有新股發行。據美國迪羅基公司統計,今年迄今通過IPO募集的資金總額僅有418億美元,創下2009年以來同比最低水平,不到去年同期募集總額的一半。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打算將1/5的股份出售給投資者,由此募集70億到100億美元。這家總部設在北京的貸款機構很可能要靠別的國有股東的力量買入新股,但是其高管也將招攬全球投資者。
包括喬治·索羅斯和吉姆·查諾斯在內的投資者都曾警告,中國銀行系統的壞賬日益增多,給全球經濟帶來風險。雖然不良貸款規模沒有顯著增加,但是許多分析師認為,銀行資產負債表外的結構性產品的風險正不斷累積。
按照資產計算,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是中國第六大放貸機構,比起其他中資銀行具有一些優勢。這家銀行的主業是通過遍布全國的4萬多個分支機構吸收儲蓄,這些分支機構大多設在各地的郵局中。
報道稱,這家銀行的資金主要用于投資債券市場的基金,而不是對外貸款。投資者與分析師說,這有利于這家銀行與可能爆發的壞賬危機隔離。去年12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說,該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22%。普華永道一季度末對A股和H股上市銀行的調查顯示,這些銀行的總不良貸款率為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