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IPO新規也導致了中簽新股無人認領現象的出現。本來,按照投資者申購新股的熱情,以及萬分之幾的中簽率,新股中簽無人認領的情況是不該出現的。正如業內人士所言,能在萬分之幾的中簽率的情況下中簽,這是一生的運氣,但這樣的運氣卻被某些投資者輕易地放棄了,這不能不令人為之惋惜。如在首批前兩只發行的股票中,高瀾股份無人認領的新股數量達到了10.22萬股,而蘇州設計無人認領的新股數量也達到了8.75萬股。有關投資者原本可以無風險地獲得的一筆收益,就這樣不聲不響地流失了,讓相關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憑空撿到一筆意外的財喜。
不僅如此,這些參與申購中簽卻未繳款的投資者不僅失去了一筆眼看就要到手的新股紅利,而且在他們的打新之旅上還要留下一筆不良的記錄。根據IPO新規規定,網上投資者連續12個月內累計三次中簽后未足額繳款時,6個月內不得參與新股申購。這個懲罰雖然算不上嚴厲,但對于相關的投資者來說顯然也是很冤枉的一件事情。既失財又失名,可謂名利雙失。
那么,新股中簽無人領,這過失的板子該打到誰的頭上呢?當然,這第一板子必然是要打到相關投資者的身上。投資者既然參與了新股申購,就應該要關注新股申購與中簽的相關信息,尤其是要主動找開戶券商咨詢中簽結果,避免“一生的好運氣”因為自己的一個不在意而流失。畢竟中簽新股需要繳納的款項不多,這不會給投資者帶來資金上的壓力。更何況投資者參與市值申購,必然還是有股票市值在手上的。如果賬戶里真的沒錢,完全可以拋售部分股票來買進中簽新股的。畢竟目前新股發行的市盈率并不算高,新股上市后的賺錢效應還會延續下去。因此,即便是拋售老股買中簽新股,對于投資者來說也是一件非常劃算的事情,投資者沒有理由不這么做。因此,新股中簽無人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關投資者的“粗心大意”,或者說是“漠不關心”。
而新股中簽無人認領之過失的第二板子就該打到開戶券商的頭上。如果說,投資者新股中簽卻沒有認購甚是冤枉的話,那么,新股中簽無人領,券商當擔責卻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反映出來的,是券商服務工作的不到位。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這其中也包括新股發行新規的剛剛實行,投資者還不適應的原因,投資者并不知道自己新股中簽了,這其實是有情可原的。而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券商服務工作做到位。這件事情對于券商來說其實并不難,只是發個短信打個電話就可以了。但這對于投資者來說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這至少涉及到上萬元甚至是數萬元的收入問題。一直以來,監管部門始終都在強調券商要做好服務工作,而且一些券商自己也是在積極強調券商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強調要提高服務質量。但如果這種最基礎的服務都做不好,投資者如何還敢奢望券商提高服務質量呢?
也正因如此,對券商服務質量的考核,不妨與新股中簽無人認領的現象結合起來。一旦券商營業部出現新股中簽無人認領的情況,就應該對券商營業部的服務質量扣分,甚至扣減營業部負責人及有關當事人的獎金收入,除非所在券商營業部能夠拿出投資者不認購中簽新股與營業部無關的證據,或券商營業部已經盡到了服務責任的證據。此舉不僅有利于促使券商提高服務質量,而且新股中簽無人認領的情況也將會因此而大幅減少。(于聚財盆財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