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規模基金 打新中簽更具優勢
2016年A股市場開局慘淡,讓無風險收益的新股申購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點。自1月22日2016年首只新股高瀾股份開始申購以來,已有7只新股在7個交易日陸續申購。由于市場參與主體增多、取消預繳款制度等打新規則的改變,“粥少僧多”的局面也讓公募基金積極探索中簽的“訣竅”。
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經理表示:“行業內對打新收益降低都有預期,打新一年的收益可能還比不上牛市里一天的波動,但如果堅持做下去,一年內可能會積累10%上下的收益。大資金可能對收益率不滿意會退出,也有資金會因為可投資的高性價比資產太少,繼續參與打新。”
北京某混合型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目前其持股倉位為85%,倉位上線可以到95%,剩余的10%倉位資金會適當參與新股申購,但對打新的收益不會抱高的預期。“一是打新的倉位最多占據10%,即便都打中,對凈值貢獻也不大;二是中簽率本來就很低,我這只基金40億元的規模打新并不占據優勢。”
北信瑞豐基金經理于軍華表示:“從中簽率看,基金規模小,中簽率相對較高;如果規模太大,資金利用不充分,中簽率就會下降。”
益民基金某基金經理也分析,“中簽率和收益率更多取決于證監會放出的新股數量和規模(分子),在新股申購中簽率降低、每日發行新股數量限定及取消預繳款規定的情況下,以打新策略為主題的混合型基金并不需要預留大規模資金。目前排隊上市企業中已受理并反饋預披露更新的企業還有600多家,一二級市場價差保證了打新產品依然有存在的空間”。
5億為最優規模 預計獲3.5%最佳收益
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基金經理測算,在打新新規下,5億元或是打新基金最優規模,大約可以獲得3.5%的年化收益。
上述北京大型公募基金經理稱,目前4億~5億元規模的基金打新比較有優勢,因為當前新股是按日發行,每只股票網下的申購規模就是3億~5億元。
上述益民基金的基金經理測算,假設打新基金規模為30億(每日6只新股小票),中簽率為0.028%,新股上市后漲幅為250%,若1個月50只新股上市,則年化打新增強收益率為1.66%;假設打新基金規模為5億或者10億(每日2只新股小票),網下A類中簽率為0.038%~0.044%,收益率則增強為2.5%左右。
該基金經理稱:“如果按照當前按日發行新股來算,假設基金總資產是申報的單只股票上限,純打小票的打新基金規模在5億~10億,平均來看,10億規模打新基金能獲得3%左右的增強收益,5億規模打新基金能獲得3.5%左右的增強收益。”
打新收益率雖然降低,但考慮新股上市后平均250%的漲幅,加上為債券或權益類資產做收益增厚,打新策略基金的總體增強收益仍舊值得期待。北京上述大型公募基金經理分析,“打新將在債底基礎上提供少則1%、多則4%的收益增強,投資組合又可以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配置成長型股票、收益型股票,可以增厚打新基金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