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滬深市場中一簽也就1000股或者500股,所需資金不多,因此缺錢概率小,而不知道自己中簽或錯過繳款期限的可能性最大。
那么,投資者是否中簽、是否需繳款,券商的通知服務和交易系統查詢便利性就顯得非常重要據記者調研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等多家券商發現,有的券商交易系統中可以直接查詢中簽結果,有的還附帶短信或電話通知雙重服務,但有的券商交易系統只能查詢到配號,是否中簽則需要投資者自己去核對,后者的系統亟待升級。
25萬股無人認領
據券商人士介紹,新股中簽率之低堪比彩票,而新股網上申購新規就相當于“不花錢買彩票”,打新不用凍結資金,中了簽后及時繳足新股款即可。但上周卻有三只新股出現投資者“中了彩票不領獎”的情況。
1月28日,高瀾股份公布網上發行結果,共發行1667萬股,每股定價15.52元。但最終有10.22萬股投資者放棄認購,于是承銷商天風證券花了158.63萬元包銷,包銷比例為0.61%。
另一只新股蘇州設計,每股20.91元,也出現了8.75萬股無人認購,主承銷商廣發證券以183.03萬元包銷,包銷比例為0.58%。
1月31日晚間,海順新材公告,發行價為22.02元/股,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5.95萬股。
這三只新股的中簽率約為0.02%。假設按中一簽500股計算,這三只新股投資者分別需要的資金也不過7760元、10500元、11010元。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放棄認購的原因也許不止一個,但缺錢概率小,而不知道自己中簽或錯過繳款期限的可能性最大。
“以前是直接先凍結資金,中簽了自動劃款,現在相當于‘貨到付款’,中簽了需要自己去繳款。投資者很有可能是對新規不熟,錯過了繳款期限。”一位券商人士分析,還有可能是對是否中簽毫不知情。
信息服務亟待升級
一位打新投資者告訴記者,上周有一天,他驚訝地發現股票賬戶上的錢少了,經查詢才知道原來中了新股,可是交易軟件并沒有自動顯示該結果,而需要自己去查詢,幸虧賬戶上余額足夠支付新股的繳款。
但是,并非所有投資者都如此幸運。這時,選擇的券商交易系統及其服務就顯得非常重要。
按照新股申購新規,投資者在申購新股搖號中簽后,應在T+2日(T為發行日)16:00之前履行繳款,否則就視為放棄申購。
當投資者完成了新股申購下單之后,有的券商會短信或電話通知中簽及繳款,有的券商的交易系統可直接查詢到中簽結果。
“我們每一家營業部都要為中簽的客戶提供短信或電話通知。有一個投資者中簽后,電話卻一直打不通,直到15:59(T+2日)才找到他,但已經來不及繳款。”國泰君安一位分公司負責人說。
這種為打新提供短信或電話服務的券商并不多見。國金證券介紹,該公司會對投資者中簽提供“短信提示+APP提示”的雙保險服務。財富證券則需要投資者登錄交易系統查詢或進行短信提示。還有一些券商提供的是強大的交易系統查詢,短信或電話通知要視營業部、客戶經理和投資者具體情況而定。
比如國信證券的金太陽手機版,可以直接查詢中簽與否,中簽數量以及還需補充多少資金等信息。華泰證券的漲樂通上,也可以簡潔明了地查詢到新股申購結果,還有中簽信息公布時間、配號、中簽情況等。
但有的券商交易系統尚有提升空間。按照投資者此前反饋的信息,有的券商的交易軟件中,不僅沒有提示中簽,而且交易軟件查詢起來也不方便。諸如,新股申購沒設專區,而且沒有申購結果查詢,只能看到配號,這就需要投資者自己去對照搖到的號判斷是否中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