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拋售太猛 中毅達一賬戶被上交所臨停
上交所對借道大宗交易減持動刀 一大戶賬戶交易遭暫停
證監會三令五申再次加強減持監督
證監會:將明確IPO先行賠付條件標準
證監會:任何機構不得發布新三板股票買賣意向
證監會:大股東減持不得違法短線交易
6宗案件受行政處罰 證監會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李大霄:A股牛市有希望了!
大宗交易拋售太猛 中毅達一賬戶被上交所臨停
減持新規出臺之后,大宗交易一直是市場憂心的減持“后門”。不過,上交所1月22日表示,加強對大股東大宗交易減持買入方后續交易行為的監管。近期,上交所就對中毅達(600610)大宗交易大股東違規減持采取監管,并限制違規賬戶的買賣。據統計,1月21日共有15只個股現身大宗交易平臺,累計成交量4330.68萬股,累計成交額90968.72萬元。
上交所:加強對大股東大宗交易減持買入方后續交易行為的監管
1月21日,上交所對1個大股東大宗交易減持買入方的證券賬戶,采取了盤中暫停證券交易的監管措施。將繼續關注監控大股東減持行為,包括對大股東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及協議轉讓減持密切關注;對大宗交易買入方后續賣出監控。
上交所表示,1月21日,對1個大股東大宗交易減持買入方的證券賬戶,采取了盤中暫停證券賬戶交易的監管措施。
1月18日,投資者陳某某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買入中毅達股份,賣出方為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1月21日集合競價開始,陳某某連續申報賣出該股。9點54分57秒至9點59分55秒,陳某某申報賣出58筆,合計107.7萬股,成交68.39萬股,成交金額912.59萬元,占同時段該股成交的比例為21.66%,將股價由13.79元打壓至13.03元,打壓幅度5.84%,嚴重影響了該股的交易價格。
根據相關規定,陳某某的賣出屬于連續申報、密集申報影響證券交易價格的異常交易行為,上交所立即對陳某某的賬戶采取了盤中暫停證券賬戶交易的監管措施。
上交所表示,將繼續關注大股東減持行為,對大股東大宗交易減持買入方的后續賣出行為采取重點監控措施,重點核查是否存在影響市場正常交易秩序的情形。一旦發現,將及時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此前,證監會1月7日的減持新規中未對大宗交易規定,曾令市場擔心大宗交易或成減持“后門”。具體來說,1月7日的新規中提到,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
然而,這未能消除市場的疑慮,因為1月7日的新規中未就大宗交易減持進行規定,令人擔心這種減持途徑可能成為減持“后門”。
2015年全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減持股份數共計為390.62億股,而其中有187.88億股正是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也就是說,大宗交易在全部減持數量中占比達到48%。
大宗交易成大股東減持主戰場
據統計,1月21日共有15只個股現身大宗交易平臺,累計成交量4330.68萬股,累計成交額90968.72萬元。其中10只個股交易額超千萬元。完美環球(002624)交易額最高,大宗交易共3筆,成交額53980.64萬元;其次是雷科防務,大宗交易共1筆,成交額9284.00萬元。
對于目前最常規的三種減持方式——競價交易、協議轉讓、大宗交易,前兩種證監會或滬深兩交易所均作出一定的限制。其中,證監會就規定,大股東3個月內集中競價交易減持不得超1%。協議轉讓的,單個受讓方受讓比例不得低于5%。對于大宗交易方面,則沒有作出限制。
據記者梳理近期的減持計劃書發現,大部分公司股東減持都選擇了大宗交易渠道。以中源協和(600645)為例,公司控股股東德源投資就在1月14日至1月15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4.92%的股份。
近期市場一度擔心,減持新規只限定競價減持及部分限定協議轉讓,并不能有效遏制大股東減持,反而會加速大股東經由大宗交易通道快速減持,由此帶來的局面就是股東的減持力度可能會超出預期。
3000點下大宗交易93股
在3000點以下區間內,A股市場估值優勢愈加顯現,大宗交易平臺也從年初的“大股東大宗轉讓股權主戰場”逐漸轉變為市場主力資金抄底的重要路徑。
按成交金額來看,在1月13日以來的幾個交易日內,共有19只個股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金額超過億元,其中,中源協和(76655.00萬元)、沃爾核材(002130)(47572.00萬元)、上海萊士(002252)(43610.94萬元)等6只個股累計成交金額超過2億元,合計金額約25億元。而從成交量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來看,榮科科技(300290)(4.95%)、中源協和(4.92%)、沃爾核材(002130)(4.92%)、長青集團(002616)(3.11%)、科隆精化(300405)(2.45%)等個股該占比均超過2%。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在相對低點,也不乏上市公司股東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轉讓股權的交易發生。不過,分析人士表示,雖然重要股東轉讓股權使投資者對于公司未來發展增添些許疑惑,不過大量廉價籌碼的放出也有利于機構等主力資金在底部快速籌集到足夠的籌碼,有利于相關個股在短期內有所表現。
從折價、溢價的角度來看,1月13日以來,光環新網(300383)、中弘股份(000979)、中國太保(601601)等11只個股在此期間內均出現過溢價交易,一定程度上顯示機構主力資金對其后市表現的看好。
從市場表現來看,在1月13日以來發生過大宗交易的93只個股中,有55只個股在同期累計實現上漲,占比近六成。其中,中毅達、中穎電子(300327)、廣匯汽車(600297)等個股累計漲幅均超過20%。(投資快報 孫寧)